2)第五三九章 会德丰之变_香江大亨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虎皮坐椅上,打量着眼前这位犹太青年,马登高大魁梧,两眼咄咄逼人,上唇的胡须很有力地往上翘,一点也没有那些落魄犹太人的诚惶诚恐感。

  马登用银匙搅动着咖啡,也打量着哈同,老哈同白发银须,坐在虎皮上,就像一位老国王。

  他确实是国王,白手创建庞大的商业帝国,马登从他身上,一点也找不出当年流浪汉的痕迹。

  “我也会成功的!”马登在闪念之间,打消了寄于哈同篱下的初衷。

  晚年时的哈同乐助好施,任何犹太人初来沪上,他都会热心帮助。

  若他们找不到职业,他会让他们来他的洋行工作,犹太人皆很自觉,绝不会尸位素餐。若觉得自己是累赘,便会自觉离去。

  “来我的公司工作吧。”哈同绝非怜悯,而是喜欢上了马登。

  马登敬谢了哈同的诚恳之意,他去了一家英国洋行Tug&Lighter。

  这家洋行历史悠久,却发展迟缓,业务也不甚景气,马登选择这样的公司,若不是另有用心,就是愚蠢之极。

  马登曾这样解释过:哈同商行等级森严,机制天衣无缝,像我这样的人去那里,很难有什么作为。于是我就去Tug&Lighter,比较容易受到重用,锻炼的机会也多。

  马登在公司做进出口贸易,常在东南沿海跑动,他在香港认识了犹太同胞、嘉道理家族的人。

  嘉道理洋行在香港已颇有名气,最初从事股票经纪,后插手电业,入主山顶缆车和中华电力。

  马登跟罗兰士·嘉道理年纪相仿,却喜欢与老嘉道理——艾利交谈,他认为艾利是一个非凡的人。

  马登起心收购TugLighter,正是受艾利·嘉道理的启发。

  犹太人是个失去家园(国家)的古老民族,犹太人的团结闻名于世。

  马登除去犹太教堂外,很少去犹太会馆。犹太会馆在沪上静安寺附近,原是哈同建造的私邸,但他仅住了两年就捐出来做同胞的俱乐部,哈同在无形中渐成沪上犹太人的领袖。

  马登第一次踏入犹太会馆,自然是1920年。5年后,马登再踏进犹太会馆时,身份已是会德丰洋行的大班。

  马登收购了TugLighter公司。老主人欲告老回英,便把公司以较优惠的价格转让给忠心耿耿、精明能干的马登。

  马登接手后,将其改组更名为WheelockMarden,中文译名会德丰洋行,会德丰一词,不如太古那般华夏化,而是半中半洋。

  如果说会德丰的创建期是1854年的话,那么大概是Tug&Lighter公司的历史。

  马登做上大班,只能算小发达——会德丰只是众洋行中的小矮人。

  对呆在冒险家乐园里的犹太人来说,不发迹才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

  马登在犹太会馆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