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四章节 死神的阴影(三)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确,这是一场极其不对称的空战,尽管MiG-29战斗机有着为西方社会所公认的设计独到之处,尤其是大迎角飞行能力更是几乎与F/A-18相似,加上先进的头盔瞄准器和R-73红外格斗*的配合更是使得离轴攻击角度可以达到左右各45度。

  而且由于配备的R-73的矢量喷口使得这种空对空飞弹的机动性极为出色,配合以MiG-29能做出的26度迎角的持续飞行,甚至还能突破26度迎角限制,以更大迎角姿态飞行数秒钟,使机鼻迅速指向敌机发起攻击。再有就是MiG-29的机体结构设计也允许飞行员作出超过9G的短时机动,可是这一切在80~90年代里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但在21世纪的不对称空战中呢?似乎这一切显得是那样的苍白。

  伊拉克空军在海湾战争爆发前共有35架MiG-29A和6架MiG-29UB,海湾战争爆发中,MiG-29也是伊拉克空军最现代化的战机,而这场战争也被公认为是首开MiG-29的战斗纪录。不过,和这场战争中的所有苏制武器一样,MiG-29的表现也很是拙劣,面对多国部队的压倒性空中优势,至少有6架MiG-29A在空战中成就了美国空军的‘F-15C空优鹰’。

  而东非的两个国家-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之间的战争更是让MiG-29与Su-27这两种俄制飞机同室操戈。1998年2月25日、26日各有1架厄立特里亚空军的MiG-29被埃塞俄比亚空军的Su-27发射的R-73空对空*所击落,这两款俄制战机的首次对决纪录以SU-27的完胜而告终。

  而在1999年3月24日,北约空军开始以AlliedForce行动对南联盟实施广泛轰炸的当晚,部署在塞尔维亚-巴塔吉尼卡、尼斯空军基地的南联盟空军-骑士中队的MiG-29挂载着R-27和R-73*进行了英勇出击,然而当晚便是由两架被击落,开战不到48小时内更是损失了6架MiG-29。战争结束后,全部16架MiG-29仅存5架。

  这一切的战例都只达到了一个结果,那便是使得MiG-29的名声越来越是为不佳,甚至直至最终为SU-27的光环所掩盖过。

  这也难怪,只要看一看MiG-29的整体外形,所有人都觉得受够了,机体是大型薄钢焊结构。加上俄国人使用的是最普通的焊接法,甚至在座舱盖、起落架舱门等这些无足轻重的部位的一些连接件、紧固体并不都是齐平的,铆钉的部位更是有些坑坑洼洼。完全没有通常西方战机的那种表面光滑的美观感。更别说隐身性了。

  在面对着‘天隼编队’的三个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