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一章节 与谁争锋(二)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是无辜的样子,理直气壮的提出要求,要求印军必须炸掉山口里所有的防御性岩石。

  虽然外交部采取了抗议,但中方对印度方面的抗议、照会,一直都不与理睬,直到现在,公路修完了,而中国人还没有给予任何实质性的答复。

  但相比于政府方面的焦虑,军方却是自行满满,他们认为,部署在岗巴正面的装甲部队所拥有的T-72主战坦克都是经过ProjectRhino和ProjectTank-EX两次现代化升级的T-72M1,改装后的坦克所换装的发动机从780马力升到了1000马力。足以应付高原作战。

  而且印度陆军总共拥有1400辆改进型T-72M1、300辆未升级的T-72、此外300辆T-90、还有印度自行研制的‘阿琼’主战坦克,这些足以应对中国人的装甲力量了。

  而岗巴一线的中国军队由于兵力有限,地区幅员辽阔,边防巡逻力量一直不足,甚至岗巴县边防巡逻部队,还需要岗巴县的民兵配合值勤,而民兵力量也很是不足,甚至还有不少藏族女民兵也参加了巡逻队。这些种种,似乎都是让印度陆军认为是中国军队的劣势所在。

  然而他们却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那便是,幅员辽阔的地形的确是不可改变,然而在这种人烟稀少的边境地区,中国军队从来都不以消极防御,固守一线为防御策略,就如同当初撤出山南一样,如果以大量兵力在边境地区防御,抛开后勤困难的因素,且说以兵力实施防御,这就得需要多少兵力,而且单线式防御,就如同是没有纵深可言,而且兵力极为分散,可以说是处处设防,但却处处不防,完成处于被动之中。

  而干脆抛开这些无人地区,而集中兵力集群,始终保持机动性,在这里无人地带,就算是印度陆军突入数十公里进来,首先就得去思考自己的后勤问题。而这个时候,如果遭到中国军队的正面阻击,随即机动部队在两翼的打击,切断后勤通道,则进入中国境内的印军无一例外的都将是遭到覆灭性的下场。更重要的是,中国一直在大规模的建设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所为的就是提高部队在西藏地区的机动反应能力。

  正如同当初撤出山南,中国政府的一纸声明“随时可能打回来”就等于是将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了印度方面,虽然新德里由于出于强烈的‘自卑心所转变成的自大心理’的因素搞起了阿鲁纳恰尔邦,可是却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鸡肋之地。

  没有重要的矿产资源、加上中国政府的那句“老子随时推过来打你哦”简直是的印度方面不凡无法开发山南,甚至就连基础建设都无法实施。这些方面,都成了印度的劣势所在。可是新德里依然执迷不悟,更重要的是,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中国军队始终讲求一个‘先’字,即先发制人、制敌先机,一旦展开攻击,则印度军事力量满盘皆输。

  正如此时已经进入位置的山南集团一样。当数个旅级战斗群的兵力开始做好攻击准备的时候,整个东部地区的印度陆、空军兵力却尚然不知,凌厉的重拳已经挥起,只等着最后的落下。纳兰平初看了看表“还有一个小时,外交部的声明就会发表了。”

  “告诉部队,进入最后5小时准备。”一旁的参谋长徇即吩咐了下去,他知道这位特工出身的将军所说的话语的涵义。师出有名、正义之举,一直都是中国军队对外战争的坚定立场,即以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人。所谓攻无道而伐不义。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