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忠奸无所谓,重要的是能干_北宋振兴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了出来:“朕想让他是奸臣,他就是奸臣,朕想让他是忠臣,他就是忠臣。朕明白了。”

  种师道点了点头说道:“蔡京所做的糊涂之事,官家可以想想……”

  他来回看了看,语速极快的说道:“官家,太上皇在新延福宫有一庄园,名曰艮岳。太上皇自称教主道君,广修道观。天下税收有限,钱粮都有用的地方。”

  “这钱,蔡京拿不出来,他就是无能啊!”

  他说完就正襟危坐,一副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毕竟这是在“诽谤”太上皇,官家的父皇。

  赵桓仔细品了品,气急败坏!这赵佶,真不是个东西啊!

  很明显,蔡京的能力是有的,就是不让蔡京用到正地方!怪谁?

  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科举取士,上亿人口选出来的人尖子,没点本事,能二十六年四起四落权势不减?

  说到底,还是这赵佶懒政堕政,还贪图享乐,为了一己之私,把大宋霍霍成这个样子了。

  皇帝这里松懈了一分,到了京官这里就松懈了十分,到了诸路诏抚使等人手里,就松懈了百分。

  到了府州父母官那里,就松懈了千分,万分!

  这天下不乱才是咄咄怪事!

  他倒是没有怪罪种师道对太上皇的非议。

  谁人后不说人?谁人后不被人说。

  更何况,今天这场忠奸之辨,是他先起的头。当然他也没有顺着种师道的话说,这事毕竟不能乱说。

  种师道是为了劝谏,是为了他好。

  自己乱说,只会显得自己“不孝顺”,当然心里狠狠的骂两句,还是无伤大雅,反正没人知道。

  “忠奸?哪里有什么忠奸啊!官家。”种师道说道,算是回答了赵桓这个问题,大臣没有忠奸,能干才是硬道理。

  赵桓点头,对自己忠诚度这个数值上,他一向不怎么看重,自己这新登基的皇帝,要是真的对自己忠心耿耿,才是怪事。

  但是对大宋的忠诚度,赵桓有了新的解读!

  只要对大宋忠诚度够高,那就不会叛国。

  不叛国,一切好说嘛!这风雨飘摇的时候,不叛国就能众志成城,其利断金了!

  他一直不是英雄史观,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很难改变北宋末年这种风雨飘摇的局面,

  一直认为历史是由最广大的人民所书写的!

  解决了大宋缺铁的窘迫之后,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

  虽然现在的可以用来生产盔甲和重型武器的钢材依然很少,但是已经找到了解决的问题。

  材料上的突破,也一定会带来更深层次的技术改革。

  大宋也具有这个条件,全国遍地的铁山、军器监的作坊都是保障之一。

  赵英看种师道和赵桓聊完了,也就再懒得推车,跑了回来说道:“官家,皇后娘娘来文德殿看过官家几次,当时官家正在休憩,也就没打扰官家。”

  “这太子册封是件大事,而且官家也要御驾亲征,西狩河东路。老臣以为,官家还是和皇后娘娘商量下好,毕竟太子年幼,需要皇后娘娘垂帘。”

  赵英下面的话没说完,赵谌今年才九岁,太子监国,其实更多的是皇后摄政,有些话实在不能说的太明白。

  登基之前的赵桓和皇后确实恩爱,但是登基之后的赵桓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赵英也不太敢多嘴。

  做了天子,果然气度都变得不同。让人摸不清楚脾气。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