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 满洲支线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铁路“满洲支线”。

  一竖就是从大连经由沉阳、长春一直到哈尔滨。

  一横则是从东边的绥芬河-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然后继续向西接到西伯利亚大铁路主干线的赤塔站。

  看得出来,哈尔滨是枢纽。

  实际上哈尔滨这座城市真正开始发展起来也是因为这条铁路,1898年6月9日,第一批来自海参崴的铁路建设人员进驻“田家烧锅屯”,这一天,也被视为哈尔滨市的诞生之日。

  建城之始,同时作为铁路枢纽的秦家岗火车站便是今日的哈尔滨火车站。

  掌管着满洲铁路钱袋子的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就在今哈尔滨南岗区红军街77号。

  此时火车上并没有什么人,也是始发站的缘故,不过后续也不会上多少人。

  但要是从俄罗斯发过来的列车,人员物资就是满满的。

  张德彝坐在包厢中,说道:“还是在陆地上让人踏实!没想到才四五年时间,如此长的铁路就能够完工,俄国之强令人胆寒。”

  现在所有人都震惊于俄罗斯的速度,堪称这个时代的基建狂魔。

  不过张德彝当然不知道以后谁才是真正的基建狂魔。

  李谕道:“他们当然要快,因为俄国现在根本目的就是想占据东北。而且,你看看外面的工人,都是中国人。”

  “满洲支线”名义上是中俄合资,中国人出了一半的钱和全部的劳动力,但铁路修成后完全控制在了俄国人手中。

  张德彝眉头一皱:“这个问题的确让人头痛,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李谕叹了口气:“何止是难,而且有些鬼怪恐怕还要不请自来,列强们眼中可都盯着东北这块大肥肉哪。”

  “满洲支线”自然不得不说“中俄密约”。

  1896年5月尼古拉二世加冕,以此为契机,清廷派遣李鸿章出使俄国。

  为了体现对中国的重视,沙皇亲自接见了李鸿章,殷勤款待。最终双方在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后的会谈上开始了真正的秘密外交。

  当时的大清刚刚经历甲午战败,一切防御重点皆转向日本,朝野上下皆恨日、恐日。地方督抚、封疆大吏刘坤一就说,中国的诸多祸患中,“惟日本之患为急”。

  而新任沙皇尼古拉二世,觉得俄国国际形象太差,不能再用强盗式的手段强迫外国达到目的,必须采取“靠外交手段就能够实现,而不会引起国际反响”的高超手段。

  所谓上兵伐谋,沙俄便趁此机会对李鸿章展开了一连串精心谋划的外交讹诈。

  沙俄深知清廷对日本的恐惧,于是提出了“中俄联合防日”的构想。

  当时清廷巴不得找个列强评评理,之前指望的英国在战争期间作壁上观,让清廷甚为失望,现在沙俄放出饵,清廷当然难以不上钩。

  不过沙俄给出的条件就是,想要联合,就要让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