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佬聚集地!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是当今科学界最优秀的青年学者,而且也是来自中国。多的不用我说,你们对他的了解已经远超过我,就让李谕先生上台讲几句!”

  下面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谕看着眼前这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很多都是未来的大老。

  眼光扫过去,第一排除了鲁迅,名声大的还有胡汉民、陈寅恪、杨度等,简直令人汗颜!

  这只是目前来上学的,弘文学院还会办六年,以后仍会有不少大人物来留学。

  谁能想象日本一个留学生学校里竟然有这么多大老哪。

  这些人里有未来的大文学家、大史学家还有政坛的大老,不少都是能够影响历史进程的人。

  面对他们,李谕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想了想还是只说说自己擅长的科学一道吧。

  李谕清了清嗓子,说:“我就不再自我介绍了,简单点说,我是个研究科学的,大家应该也都了解西学了,我们现在所欠缺的西学主要无非就是两大方向,政法以及科学,当然,这两个方向都很大,都很重要,今天我就简单说一下我自己所了解的科学。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咱们老祖宗曾经在科学上也有过辉煌的时候,技术上有四大发明,每一样都对现代西方影响深远;数学上别的不多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也领先过西方一千年;物理上甚至战国时期墨家就懂了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只可惜我们没有好好延续下来,所以并非我们中国人不擅长科学之道,而是从明代开始,我们的八股取士严重地制约了思想发展,禁锢了大家的多角度发展。

  “正因如此,我才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存在,我相信像我一样精通科学的国人会层出不穷,大家也无需担心学不好西学,并没有什么难的!只是咱们的起点确实晚,也低了,不过这同样没什么,咱们以前曾领先过,所以只要我们勤奋治学,总归能再次领先回去。”

  ……

  李谕讲了十几分钟后就打住了,然后说:“只是我讲没意思,大家还是多问问,咱们沟通一下更好。”

  鲁迅旁边的一位年轻留学生举手道:“本人钱均夫,曾经就读于杭州求是书院。我们对李谕先生均甚感尊敬,按照先生所说,您认为我们同西洋的差距有多大?”

  好家伙,李谕差点忘了他。

  钱均夫名气虽然不大,但是钱家实在是响当当的大世家。

  钱均夫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

  钱家此后出名的还有诸如核物理领域功勋钱三强、大作家钱钟书、国学大师钱穆、钱玄同等等。

  当然钱家和徐志摩、金庸、蒋百里等等都有亲戚关系。

  钱均夫和鲁迅是铁杆,再加上厉绥之,三人是一起来的日本,一起进入弘文学院,并且同班同寝,关系好得不得了。

  如果是在后世,那就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