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蹭流量的论文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洋人的纸啊!”伙计道,似乎也没有刚才那么热情,“洋人的东西我们店里可就没有了。”

  李谕如释重负,如果有的话还不知道什么价格。

  范熙壬感觉颇为可惜,劝道:“李兄弟,其实信札纸厚度也是可以的,毕竟这是荣宝斋的东西……”

  李谕连忙摆手:“有劳兄弟了,我是用习惯了而已。”

  两人又转了几家店,竟然没找到一家卖此类稿纸的。不仅稿纸,连钢笔都没见着有卖的。

  没办法,李谕只好借着同文馆藏书楼还没人的时间,去里面找到了一些。八成是以前洋教习用的,顺手拿了一小叠。

  至于笔吗,好在自己还有一支铅笔。

  回到庆王府的西三院,李谕坐在桌前开始凝神精心思考要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去年,也就是1901年,刚刚颁发了有史以来第一届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发给了伦琴,奖励他发现了X射线。

  现在西方学术界最热门的也正是射线,几乎所有的大学和实验室都搞了X光机,拍拍这个,拍拍那个。

  对着人一拍,刷一下就出来一个骨头架子,真是太有意思了!

  李谕决定从它入手,蹭一波流量!

  摊开稿纸,李谕握着铅笔很快就以一手漂亮的英文字体开始了书写:

  “X射线发现于六年前,作为放射性的先驱发现,是伟大的。在此,本人谨以个人观点对X射线的性质做出如下的分析。”

  ……

  别看现在的人们都知道X射线,但当时的顶尖科学家还不清楚X射线是什么,甚至连它到底是电磁波还是微粒都不清楚。

  而且此时连原子模型都没有提出,甚至原始的葡萄干布丁模型都没诞生,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释X射线的成因,李谕只能通俗地去写它的相关性质。

  文中他先是探讨了X射线显影的原理,是因为人体组织密度的不同,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

  然后详细写了如何制造一套简易的X射线装备,并且画了草图。

  这些都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并且都很站得住脚。

  然后他就利用当时的“现有理论”,如麦克斯韦的方程组,以及法拉第等人的理论,进行推演,并预言了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

  李谕还计算了X射线的频率和波长,对于如何验证自己的理论也给出了方法:由于X射线的频率极高导致波长极短,他提出可以利用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进行衍射试验。

  最后,李谕则又重点讲解了X射线的危害性,因为当时真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它强大的能量对人体伤害有多大。

  他强烈呼吁所有的科研工作者尽可能控制射线方向,避免照射人体!

  总之洋洋洒洒,不知不觉间已经写了两三万字。

  好在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并不难,毕竟随便一个高中生也都知道X射线是电磁波,只不过如何验证、如何推导比较麻烦,还要尽可能去避开原子模型理论,所以花了很多篇幅。

  李谕完稿后看着手里的文章非常满意,他又以漂亮的连笔印刷体誊写了一遍,完工时已经接近傍晚。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