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四章 前线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遥不可及,但李谕压根啥感觉都没有,因为这不过是北京与上海距离的一半而已。

  李谕给他提了个建议:“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是校长能在大学里开设专门给学生用的实验室,我想会是一件好事。”

  目前全英国的大学没有一间专门为学生使用的物理实验室。

  开尔文勋爵点头说:“非常好的提议,我听说瑞士和德国的大学早就可以让学生做实验,我想我们不应该落后于他们。”

  其实现在想做实验真不是容易事,主要就是缺少实验仪器,——这里指的是做复杂实验的仪器。

  即便强如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此时此刻仍旧需要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双手制造实验器材。

  所以动手能力不够强的,想学物理都是难事。

  布拉格和汤姆逊一开始都是学的数学。

  当布拉格第一次参观卡文迪许实验室时,甚至脱口而出“为什么这里如此简陋”!

  后来他到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莫名其妙被任命为物理学教授,才不得已开始学习物理。好在澳洲的学生水平和大清比没强多少,所以现学现卖了十几年也很吃得开。

  布拉格后来为了搞物理实验,做实验仪器是专门请的机械师帮忙。

  这个时候,几乎你能做出来特定的实验仪器,基本就预示着离某一项物理大发现不远了。

  所以德国的莱纳德才会与伦琴撕了那么多年:因为伦琴发现x射线是用了他发明的阴极射线管,伦琴在论文里还压根没提实验器材的来历。

  为了这事莱纳德真是没少抗议。

  下火车时,格拉斯哥大学的人已经带领一支穿着苏格兰裙的乐队吹着风笛迎接他们。

  苏格兰人对此是真的有自信……到了后世全世界都知道苏格兰男人也穿裙子

  拉姆齐过来迎接道:“勋爵先生,我们全校师生对您翘首以盼!”

  开尔文勋爵活了这么大岁数,早就看开了:“年轻人才是未来。”

  来到礼堂,首先要进行就职演讲,开尔文甚至没有准备演讲稿,登上台,在一小段例行的客套话后,就开始大声说起来:

  “虽然很多人尊敬我,但我本人深知,我在过去50多年里所极力追求的科学进展,可以用‘失败’这个词来标志!我更加不比50年以前,当我开始担任教授的时候,知道更多关于电和磁,或者以太、电和力之间的关系,又或者关于化学亲和的性质。而现在,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发展好像已经不是完整的大厦,那两朵乌云久久不见驱散。而这,是未来属于年轻人的荣耀勋章。”

  “……我所传达的,是我个人的失败,也是你们未来成功的启示。探究真理的路上,失败中必然有一些悲伤,但是在对科学的追求中,本身包含的努力能带来很多愉快的斗争,这就使科学避免了苦闷,而且或许还会使你们在日常工作中相当快乐。”

  开尔文勋爵的确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但“两朵乌云”真的太出名了,几乎比他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要耀眼。

  不知道他泉下有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