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务正业的建筑师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第一门国际关系学课程——《全球政治学》。在美国学术界,芮恩施率先把“中国和东亚问题”纳入“全球政治学”的研究范畴,从而使现代“国际关系学”真正具备了“世界政治”的内涵。

  紧接着他出版了二十世纪初颇有影响力的《世界政治》一书,在清末和日本非常受欢迎,不少学者奉为圭臬,就连梁启超都在文章中多次介绍他的作品。

  当周诒春等留学生到威斯康星大学留学时,芮恩施认为“道成了肉身”。——能说出“道”这个字,就超过了很多洋人。

  此后周诒春执掌清华,便把许多“威斯康星理念”引入到了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体系中。

  当然了,更不能否认的是,能被美国选为驻华大使,芮恩施绝对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坚定支持者,最深层次考虑的必然是老美利益。

  贝尔他们对中国文化本来就充满好奇,让芮恩施说得更加心痒难耐。

  贝尔一连串问了很多问题,芮恩施都从美国人的思维进行了回答,虽然有些不全面,但他们同属一个文化体系,貌似更容易理解。

  过了一会儿,上海电报局局长袁长坤敲门进入。

  袁长坤曾经是留美幼童,在晚清时代就接触过电报相关工作。

  他穿着一身新定制的西装,拱手道:“诸位,本人上海电报局局长袁长坤,非常欢迎大家来到上海。”

  贝尔友好道:“电报局嘛,来得比较对路,我这人并不喜欢和政界过多接触。”

  袁长坤早就听闻贝尔、李谕等人大名,对贝尔恭敬道:“您是电话的祖师爷,现在我还保留着一台您的电话机。”

  贝尔笑道:“老古董罢了,留着有什么用。”

  袁长坤问道:“贝尔先生、特斯拉先生、伊士曼先生,你们来中国是为了考察电报产业以及照相产业吗?”

  特斯拉为人最直,回答道:“我们只不过想借着科学考察的名义来随便玩玩。”

  芮恩施哈哈笑道:“只有伊士曼有做点生意的打算。”

  袁长坤遗憾道:“太可惜了。”

  “没什么好可惜的,我们完全是冲着李谕院士的面子而来,”贝尔吹了口烟卷说,“我哪,是个已经退休的老头,只想到处溜达溜达;特斯拉先生是李谕公司的管理人员,也是个爱到处跑的人;伊士曼先生则是欣赏李谕先生的能力,同时看中了亚洲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他作为照相行业人员,如果能在东亚拍几组好看的照片,对他的柯达照相机推广也有益处。”

  袁长坤说:“李谕先生值得尊重,要不是他,看来也请不到诸位来华。”

  李谕随口说:“袁兄过奖了。”

  贝尔现在玩心确实蛮重,成立航空实验协会也是觉得有趣,所以没几句话就又扯到去哪里继续旅旅游的话题上,“李,你在船上咋说的来着,什么看五岳又看黄山,不看这个又不看那个的。到底去哪座山?”

  李谕笑道:“如果求近,看看泰山就好,正好铁路经过。”

  伊士曼接着说:“还有传言中的长城、紫禁城。”

  李谕摊手道:“长城好说,但紫禁城有点难度。”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