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七十五章 情伤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羡慕你还能说出这么优美的比喻。但你说的没有错,这就是恶性循环,”爱因斯坦说,“并且我不久前刚知道,搬到柏林后,米列娃与萨格勒布的一位数学教授弗拉基米尔保持着暧昧关系。”

  李谕感觉很震惊,“你要怎么面对?”

  爱因斯坦说:“我不会怨恨他们任何一方,但我确实愈加感到痛苦和孤独。”

  欧洲人的情感观念和亚洲真是差了好多。

  看样子爱因斯坦最近没心情搞研究了,只希望先把家庭琐事搞定。

  哈伯作为中间斡旋人,把“合同”拿给了米列娃。

  原以为这种苛刻的条款没有女人会同意,但米列娃竟然接受了!

  爱因斯坦于是乎又写了一封更加直白的信给她:“希望你完全明白目前的形势,之所以准备和你重新住在一起,是因为我不愿失去孩子们,他们也不愿失去我。和睦的关系已经无法继续,但我会保持一种‘事务性’关系,个人方面必须缩小到很小一个范围。不过我为此向你保证,我会以恰当的态度对待你,就好像面对的是一个陌生女人。”

  文字相当之扎心。

  米列娃终于意识到,他们的关系已无法挽回。

  她只能同意与爱因斯坦在哈伯家拟出一份分居协议。

  爱因斯坦愿意每年给米列娃和孩子们提供5600马克的抚养费。

  只是拟定协议时爱因斯坦没有露面,委托律师代办。

  他感觉身心俱疲,拉着李谕到了一家酒馆喝啤酒。

  德国的啤酒在欧洲算上乘,但现在的爱因斯坦喝不出什么滋味。

  “我不准备再结婚了。”爱因斯坦说。

  李谕说:“中国有个作家讲过,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爱因斯坦说:“这句话概括得太好了。可我有时也在想,是不是只保持温情脉脉的关系不必堕落为婚姻的奴隶。”

  “从人类刚开始诞生文明,就明白这种想法不可能,不仅因为太不负责任,更因为会导致社会大乱。”李谕说。

  “我当然知道,只是随便的一句感慨,”爱因斯坦叹了口气,“最让我痛苦的是米列娃如果回瑞士,将带走我的两个孩子。我承认离不开他们,我曾经在无数个日日夜夜抱着孩子们,用婴儿车推着他们到处走,同他们游戏,爬上爬下,嬉戏逗乐。以前我一出现他们便要欢呼,——小儿子直到现在还会欢呼,因为他太小了,不可能明白眼前的情况。而现在他们将一去不复返,在他们的脑海里,父亲的形象会慢慢销蚀!”

  那句老话果然说得好,老婆永远是别人的好,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好。

  爱因斯坦的孩子对顶级科学大佬父亲相当崇拜,但生活的琐事却不得不让骨肉分离。

  李谕只能说:“孩子永远是父母的羁绊,你以后可以多去看他们。”

  爱因斯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