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八十四章 打劫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场“小风波”过后的几天,端方的一位后人端翼突然找上李谕,套近乎道:“李大学士,家父当年和您有过几面之缘。”

  李谕随口问:“什么事?”

  端翼说:“现在家道中落,我们有批货想出手。”

  他说得很委婉,其实就是想卖文物。

  端方生前当过两江总督,很有钱,收集了大量文物,家中现在还有不少宝贝。

  李谕无语道:“什么东西?”

  端翼说:“一套商朝青铜鼎。此前经过福开森先生的介绍,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愿意拿出20万元购买。不过我们怕事情泄露,卖给洋人落个不好的名声,所以找到您。”

  端方收藏的这套鼎非常牛。大部分青铜器出土都不可能很完整,更别提是一套完整的十多件了,否则不可能开到这种价格,关键上面还有铭文,很容易去断代。

  李谕知道这套文物后来流失到美国了,叹道:“好吧,我接手。”

  端翼高兴道:“太好了!这样不仅有了银子,还不用当卖国贼!”

  李谕心想,你们也知道有心理压力。

  次日,前往端府交割时,李谕感觉自己似乎真成一个收藏家了。

  这是笔大买卖,足够霍霍上几年,端翼心情非常好,说道:“好东西就得卖给识货的!地安门街上那些内务府不懂行的就算握着宝贝,也卖不上价。”

  “内务府?”李谕问。

  端翼说:“都是公开的秘密了,内务府的人还有宫里的太监,动不动就会偷几件宫里的宝贝出来卖,今年甚至开了几家古玩店铺。”

  李谕突然想起今年好像紫禁城会失一次火,就是因为溥仪想要清点建福宫的宝物,当晚建福宫就被烧了精光。

  建福宫是紫禁城里新修的建筑,专门用来储存乾隆喜欢的一些文物。里面还有很多从未打开过的大皮箱,都是历年各地进贡的东西,封条已经贴了上百年,相当于紫禁城里收藏文物宝贝最多的一个仓库。

  这场火灾造成的文物损失非常重大,而且原因太荒谬,按照溥仪自己的说法,就是几个太监担心受罚,用大火毁灭证据。

  距离小朝廷被赶出宫只剩一年,太可惜了!

  李谕回到家就给溥仪的师傅庄士敦写了一封信,让他转告逊帝,别乱扯电线,想看电影,可以选后花园。

  ——民国官方的答复,是私扯电线引发的火灾,属实有点牵强。

  后来救火时,来了东交民巷洋人的消防队,很多救火的人不免抱着进去再顺点文物的想法。

  信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李谕同意小朝廷可以继续抵押文物于盐业银行,并且把利息降到最低,财宝估值可以请专业人士;东西贴好盐业银行的封条,暂放建福宫,但要派两名人员前往驻场监管,三个月后再去核验运走云云。

  李谕毕竟是盐业银行的大股东,有这方面的便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