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八章 汽修天才王淦昌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起来,这个佐分利贞男挺搞笑的。

  之前段祺瑞不是搞了个“西原借款”嘛,数额庞大,1.45亿日元,相当于一半多的马关条约赔款。

  段祺瑞借到钱后,没多久就下台了,后面的各届政府都不认这笔借款。

  日本就让佐分利贞男去讨债,那时他已是驻华公使。

  佐分利贞男先找段祺瑞,段祺瑞两手一摊:我都下台了,说话不算数!

  佐分利贞男又去找担保人张作霖。张作霖一个土匪出身的,怎么可能从他嘴里扣出一个子儿?

  果然,张作霖直接耍“无赖”,说自己压根不知情,担保?你有白纸黑字的协议吗?担保个巴子!

  北伐胜利之后,佐分利贞男又找老蒋讨债,还带了当年段祺瑞签的几份密约。

  老蒋对此大摇其头,说当时孙先生就拒绝承认,而且发过声明,北洋政府所欠外债与南京方面无关。

  老蒋这句话说得没啥毛病,从法理上讲,日本确实不占理。

  但佐分利贞男是个狠人,不还钱是吧?行!老子上吊给你们看!

  额,佐分利公使没说大话,他真的上吊自尽了!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因为讨债而死的高级外交官。

  英国参赞哈丁说:“总谈政治确实没什么意思。之前我与本国几位教授聊起一个问题,没有聊出结果,我想问问两位,就是,中国这一千年来何以退步到这个样子?”

  胡适说:“我不认同哈丁参赞的话,中国的进步其实很多。”

  哈丁说:“难道清朝的文化比盛唐还要强?”

  胡适说:“自然!唐朝的文化被史家过誉了,尤其是外国学者。而正是唐朝以后的文化被过度污蔑,导致大家都以为唐朝以后中国没有进步。总体而言,清代的学术是足以压倒千古的。”

  这些话胡适在很多场合都进行过阐述,包括清华、协和等名校的演讲。

  哈丁说:“胡博士倡导的不是新文化嘛?”

  胡适说:“没错,但这是两码事。我们自然更应该追寻伟岸的西方文化,学为己用。”

  从胡适的话里,就能听出很多矛盾。

  毫无疑问,胡博士是非常崇尚西方文化的,尤其欧美,他对日本可能还不是很看得上。

  而另一方面,胡博士又因为学问的问题,离不开中国的文化圈,这就导致他不可能融入他心中的“世界中心”。

  用傅斯年的话说:胡适在安身立命之处,仍是传统的中国人。

  所以就导致胡适很像一个“外国传教士”。

  记得鲁迅在一本书中评价:“你说中国不好。你是外国人么为什么你不到外国去?可惜外国人看你不起。”

  这句话非常适合一些中西之间的边缘人。

  他们虽然在中国总是说西方好,俨然西方的代言人;但西方人却并不将其视为同类。因此世界主义者胡适进不了他的“世界”的中心。

  到了50年代胡适有点落魄时,唐德刚先生曾建议哥伦比亚大学的领导聘用胡适教汉学研究。

  哥伦比亚大学是胡适当年读书的地方。可对方却微笑一下反问了一句非常酸的话:“胡适能教些什么呢?”

  那种对胡造敬而远之、其实也不十分看得起的意思在微笑中表露出来,别有一番滋味。

  唐先生喟叹:“胡适之的确把哥大看成北大;但是哥大并没有像北大那样把胡适看成胡适啊!”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