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坏事来临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很受用,“这段时间看下来,洋人的东西有些真的是挺有意思的,过些日子,我也叫上公使的夫人们一起拍拍照。”

  裕勋龄似乎很着急,也没空再呆在西苑,整理好设备,带上底片就匆匆离开了。

  此时,李谕正在自己的书房中埋头计算,他要尽快求出几个三体问题的特解,顺便还要阐述一下为什么太阳系肯定会乱,但同时又很难预测的道理。

  不得不说,这在当时是绝对超乎寻常的理论,肯定又是一场轩然大波。

  但一篇简单的数学悬赏回答肯定不能完全说明白其中奥秘,以后还需要多写几篇论文才行,这就比较花时间了。即便李谕心中早已有理论框架,但是下笔写成严谨的论文恐怕最少也得一个来月。

  所以李谕并不着急完全就写得明明白白,悬赏就是悬赏,先把大家伙对三体问题的兴趣带动起来再说。

  写得头皮发麻后,李谕就换换脑子写《泰晤士报》的稿子,他们的要求反正不高,只需要简单写写对于科学的一些小见解,以及科学的重要性就足够,太深的东西没法写,毕竟是大众报纸。

  下午,有人来敲李谕家的大门。

  “李谕先生!”门外的人喊道。

  王伯打开门,“足下是?”

  “我叫史量才,来找李谕先生,麻烦通报一下。”

  《申报》记者史量才闻风找到了李谕,他现在只是个小记者,消息没有濮兰德那么灵通,今天才知道李谕返京的消息。

  “您稍等一下。”王伯进屋后没多久折返回来,“里面请。”

  李谕已经迎到了院子,“史记者好!”

  “见过李先生!今日登门造访,没有妨碍到您吧?”史量才问。

  李谕笑道:“当然没有,快屋里坐。”

  “李先生不用客气,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今天是来向您约稿的。”

  不用他说,李谕也猜到了,“当然可以,这次写什么?”

  史量才说:“我准备说服主编辟出一个版面专门报道关于西学方面的内容,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供稿,只有来求您了。”

  “这是好事啊!”李谕道。

  他也期待报界可以多多宣扬一下科学,单单靠清廷是不行的,只有广开民智,让越来越多的人真心接受西学,才能慢慢地由量变引发质变。

  李谕继续说:“没有问题。但我自己没有那么多精力,我可以拉着大学堂的几位校友一起写。”

  “太感谢了!只不过,”史量才顿了顿说,“文稿最好能够写得再有趣一些,之前您写的关于医学消毒的文章,虽然在医界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但好多读者还是反应看不太懂。”

  李谕点点头,“还是你们更懂传播学,上次我也没有想那么多,不过既然能够圈定受众,就好说了。”

  史量才说:“李先生您也不用担心稿费,我们《申报》在稿酬上也是一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