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章:换礼_美食从白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为给席颜戴上戒指,席颜给沉为戴上手镯之后,两人又同时从自己这一方的盘中各取出一把金锁。

  便有红娘取来一座小紫金拱桥。

  两人将金锁用小钥匙打开之后,相互交错别拢挂在桥上。

  然后将小金钥匙投入火中。

  这流程叫做共锁同心锁,鸳鸯永不悔。

  说来咱们古代人玩儿的花样那可不比现代人的少,毕竟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也没有游戏网文等用来充盈时间的东西。

  哦不对,那时候还是有小说的。

  不过可惜,相比起现在网上号称八千万网文作者,这产出实在是太低了!

  一部小说写十年,换现在肯定是个老扑街。

  当然,文好可破,大老当我没说。

  没有这些东西,没有他们能够吸引注意力,整日整日的精力无处发泄,时间没有地方打发。

  那就只能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咯!

  于是这些东西就被发明出来。

  相爱的人将同心锁锁在锁桥上,期盼的是锁上自己一生一世的爱恋。

  同心锁将他们的名字刻于锁上,将两颗心紧紧的“锁”在锁桥上,期盼他们的爱情永恒不变,用这把同心锁见证他们最忠贞、最真诚的爱情。

  有人说传说是不可信的,传说就是一个传说,同心锁只是人的愿望而已。掌控爱情的舵,其实握在人的手中。

  同心锁过后,这次是席颜先动了。

  她从盘中拿出一块罗帕递给了沉为。

  罗帕也是古代传情的一种东西,意思就是缠绵,具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含义。

  古代的女子在面对自己心上人的时候,十分的羞涩,便会以罗帕遮面。

  古书有云“手执罗帕,巧笑嫣然”。

  想那女子,伫立于万花从中,借着帕角的飘忽,暗送秋波。既掩去了露齿的尴尬,又可平添几分娇媚。

  而罗帕就成了最好的物件了,如果对男子有情义,就会将其赠送。

  所以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发展成了定情信物,罗帕也就被拿来赠送了。

  明代冯梦龙民歌《山歌》所云:“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对于席颜的罗帕,沉为以篦梳还礼。

  篦梳是中国的一种栉发用具,用以除发垢,古称“洛成“。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梳子,用来去除头发中的发垢的。

  在《奚囊橘柚》中有记载“丽居,孙亮爱姬也,鬒发香浄,一生不用洛成。”

  便是说的三国时期,孙权之子孙亮有个爱姬叫做丽居,身上充满了香气,头发天生非常洁净柔顺,从来不用梳子。

  这里的洛成就是指的梳子。

  而男士送女士梳子的意思就是希望可能一辈子纠缠到老,具有白头偕老的寓意,在许多地方,都会有送梳子的习俗。

  席颜将蓖梳收好,转手从盘中又拿出来一块儿玉佩。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