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导演之香港1971 [沈嘉豪:讲述香港《普通人》的故事]_苦难岁月4-5作者爱毛一族 [一路上有你!苦难岁月里我们风雨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接受自己(的身体)吗?你爱自己(的身体)吗?你要面对自己(的身体)吗?你是否已把自已(的身体)忘掉?为什么你只相信广告传媒给你的身型标准?真的只有唯一的一套美的标准吗?有些时候那些故事多多少少也可以从他们所穿或不穿的、化或不化妆、所摆的姿势、所选的位置、地点背景、及一些围绕他们的对象中反映出来。

  ――沈嘉豪《普通人》

  从一只镜头开始人像摄影

  其实,与沈嘉豪交谈过的人都能感觉到,他是一位非常谦虚、追求客观公正、力求展现事态本貌的摄影人。也正因如此,他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对外界事物的接纳心,从他的口中也不会听到什么过激的观点和执信的言语。沈嘉豪的谦逊和客观反而让他略显得不善言辞。设计专业出身的沈嘉豪从20世纪90年代初从事摄影以来,一直致力于针孔摄影并以此为风格。因为自认为不善于他人沟通,沈嘉豪一直没有拍摄人像。而促使这组《普通人》作品诞生、同时也是鼓舞他迈出人像摄影第一步的,其实是一只特殊的人像镜头――一件被他称作有feel的器材。“无可否认,我也是一个喜欢玩器材的摄影师。正因如此,当批评别人只懂玩器材不懂摄影的时候,自已同时也把包袱往身上放。2006年曾买过一台8×20大画幅相机,玩了不够一年便卖掉了,表面理由是‘一阔三大’,负担不起昂贵的拍摄费用而放弃,其实原因是对此画幅没什么感觉,实在拍不出自已喜欢的题材及作品,还是等待将来有feel再玩好了。”沈嘉豪回忆说。

  直到2007年,有feel的器材出现了。沈嘉豪无意中在互联网上买了一只Petzval设计的人像镜头,从此“中毒”。“我的人物摄影系列便从此开始。这类镜头不单带来影像上的独特效果,更令我开始思考什么元素令观众这样地着迷。”他说。

  要说Petzval镜头,翻开历史便知道,早在1840年,即摄影发明后的一年,匈牙利数学家JosephPetzval便以计算的方法把此镜头设计出来。由于此镜头的大光圈设计把曝光时间大大缩短(从10分钟到15秒),人物摄影变得可行,便开始普及。沈嘉豪认为,虽然从当时科技的角度看,此镜头的像差很大,整个影像圈只有中间一小部分是实的。但从现代的创作角度考虑,正是中间以外的虚像化功能把现实的拍摄对象美化了,并与中间的实像形成强烈对比。怎样把“缺点”化作有功能的元素是创作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踏实而不花巧的。

  讲述“自家人”的故事

  有了器材就要开始寻觅拍摄对象。将Petzval镜头与大画幅相机安装好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