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8章 街机市场的大爆发_重生之实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仓增资?”得到消息的陈志文,想了想说道:“看来是因为本来用在港铁物业上面的钱空了。”

  “有可能,按照置地这次增资的规模,置地将会拥有约20.5%的股份,而我们的股份也会从23%,降到19.4%,怡和对九龙仓的控制,又增加了很多。”星河集团的总经理许金宏说道。

  “那也只能任由他们了,我们还是保持之前正常的收购模式就行了,海港城是一个无底洞,九龙仓迟早还是会在股市募资的。”周家杨点点头说道。

  怡和拥有了九龙仓的管理权,就可以随意进行融资,想募资就在股市融资,但这会减少自己的控股权,而如果想增加控股权,就可以自己出资再单独增资。

  这也是收购,很难成功的原因,特别是被收购方如果找到白武士,那难度就是直线上升,一旦有了足够的资金,便可以定向增股,增加自己一方的控股权。

  这种时候,收购方根本没办法阻止,除非股票收购已经快接近50%,才有那么一丝可能,但想直接收购到这个数量,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也因此,想收购目标方,必须要趁着对方资金困难的时候,如包玉冈硬抗怡和的时候,怡和就是缺资金,要不然,一个增资就能按住包玉冈。

  现在怡和系手中还是有一些资金的,所以陈志文并没有硬上,只要随着时间的发展,怡和的状况会越来越差。

  “最近我已经根据陈生的要求,在市面上出手手中的工业地皮与物业,套现的很快,这些资金,足以应付慢慢收购九龙仓股票了。”许金宏又说道。

  “好,继续抛售,全部抛售掉,九龙仓的收购比较慢,多的资金就准备开发之前收购会德丰的地皮,或者跟恒义合作开发新地皮。”陈志文说道。

  从74年到75年,星河地产动用了最高等级的杠杆,投入上亿港元的资金,获得了当时价值至少价值3亿的工业写字楼物业,到了今天,这些物业价格基本上已经翻倍,根据市价估算,套现之后,至少能够净赚2.5亿港元,加上曾经的本金,星河地产的手中也会有着高达3.5亿港元的资金。

  出售这些物业倒不是工业写字楼物业未来会降价,而是陈志文知道,在后续的几年,纯粹工业写字楼涨幅已经赶不上商业性质地产物业,因为工业地产,受到工业利润的影响,上限是被限制住的,当他涨幅太快的时候,工业利润是扛不住的,必然会反向影响工业地皮的价格。

  而住宅、商业,它们对标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或者说整个社会的承载力,只有当房价高到社会运作承受不住时才会崩溃,在这个地产上升周期中,要到81年才会出现问题,到了82年彻底崩溃。

  “老许,你也是从长江实业出来的,李嘉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