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5章 美国商务部的要求_重生之实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可以答应,另外还要多谢了,容许2%的裁员,对我的帮助很大。”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保就业,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最关心的事情,特别是涉及到大型收购,就是美国境内公司的收购,很多时候都会有这种要求,只不过针对国内企业,美国政府管控的可能要松一点。

  而作为外资,想收购美国企业,随后利用美国企业在美国赚钱,那保就业自然也是最基本的了,而拥有2%的裁员权,虽然这个比例很低,但威慑性却很可观,这样可以去掉那些想借着收购时期来混日子的人,还可以让更多的人继续保持正常工作的态度了。

  “没什么,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吉姆休斯笑说道:“这个不容许大裁员的限制只有3年时间,3年之后,就自由了,但有一条是终生限制的,那就是迪士尼无论怎么样,其总部必须留在美国,注册地也是一样,要尽量优先保证美国的就业,另外,就是要求未来10年内,迪士尼需要重新在美国上市,引入至少25%的美国本土资本。”

  “这也是可以。”陈志文答应道,迪士尼能够火爆,其实背后背景也有着很大关系,如果说在80-90年代,只是靠着几部动画电影、乐园收入等等成长为美国的一家中大型企业,那有没有美国背景无所谓,但到了21世纪之后的成功,就需要背后国家战队了。

  任何一个巨型公司,与背后的国力有着很大关系,一个韩国,是不太可能出现后世三星那样的巨头的,但认了美国人当爸爸后就可以了,日本巨头的没落,其实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因此,等到几年后迪士尼恢复正常、财务好转后,陈志文必然会安排它上市,这样既可以立刻收回今天花费的收购成本,也可以引入其他大资本大资源,从而为下一步扩张做好人脉上的准备。

  不过也只能在未来这样,现在的迪士尼,现有股东都不稀罕要,恨不得立刻卖掉,也只有未来做出一定成绩后,且潜力巨大,那么才能吸引真正有能力的人加盟。

  这种操作在国际收购中很常见,不是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投资有100%信心的,能上市的时候就上市,先收回成本,这在互联网行业中非常普遍。

  “那就好,不过如果到时候上市,陈生可可以再选择我们摩根士丹利作为服务商,我们可以给一个非常大的折扣。”吉姆休斯笑说道,美国的投行,除了调和收购,安排大公司上市,也是一个大业务,毕竟大型收购很难遇到,而公司上市就很常见了,其利润也非常的高。

  更不要说,陈志文的手上,未来的迪士尼只是其中一家,现有的几家公司,虽然不知道财务状况,但从市场反馈来说,规模肯定不小了,要是拿到这些公司上市的独家服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