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11章 京津唐高速的效益_重生之实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着陈志文介绍道。

  “林先生,你好。”陈志文礼貌握手笑道。

  “里面请,二位。”林志浩笑着带着几人,来到了楼上的一间会议室,正是位于大厦的顶层,虽然只有11层,可周边都是一片旷野,能够看的很远,这里的建筑与香港不一样,不流行大型落地窗,透过一排排小窗户,陈志文可以看到在高速公路上穿行的各类小车及卡车,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中巴车,不算很忙碌,没有堵车,但穿梭不息,一直都是有着车。

  林志浩取来几杯茶,对着几人笑说道:“陈先生,周先生,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京津塘高速公路燕京的边缘地段,从这里往冬走的,都是出燕京的车子。”

  “难怪这么玩,那我刚刚看到的,出燕京的货车,可是不少啊。”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是的,陈先生,这几年,燕京市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市领导层最初的预计,出口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这还要多谢陈先生的投资了。”林志浩笑说道。

  陈志文摇头说道:“我的投资作用也没那么大,主要还是燕京市自己做的好。”

  工厂这一块的话,他在燕京目前有两座大型工厂,一个自然是燕京吉普,虽然在当初谈判的时候就拿下了出口资格,可现在还早着呢,顶多之前出口一些部分养车,另外一家则是美的的家电工厂,虽然一半产能以出口为主,可这家工厂的规模并不算很大,类似几年前在上沪市的红牛工厂一样,更大的作用是先开拓国内市场,打出名气而已。

  实际上,燕京、或者其他城市,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出口,都是越来越好,这与某个外资投资关系不大,最根本原因,是国内多年前的基础教育,虽说因为之前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实现全民普及教育,可人口基数太大,当全力发展经济后,大量的人来到燕京上沪这样的大城市,或者深海那样的特区,从而形成了20年前香港的高人才数量模式,大量最简单的轻工业,最先发展。

  “我说的并不是您的工厂,而是这条高速公路,正是因为有着这条高速公路,燕京市的很多商品才能够以低成本运输出去,要不然运输消耗的油,还不够一辆货车货物赚的对,”林志浩说道。

  “这么说也对。”陈志文点点头说道,高速公路虽然收费,但本身还是对司机群体更好的,因为更省油省时间,省精力。

  要知道,油其实也是外汇的一种,甚至,外汇里的各种美元,也需要用石油来锚定,也就是说,如果一箱货车的货能赚一千美元,假设走高速,交了400的高速费用及菜油,还能赚600美元,可如果走下方,路难走、消耗时间,花费更多的油,也许就不能赚钱了。

  当然,不要拿着未来的各种优质省道来对比,目前这个时代,高速之外的道路,可是非常差的。

  正是因为这个逻辑,可能让原本在没有高速公路情况下的很多低端工业,因为有了高速公路而全部被激活了。

  甚至哪怕只是国内的货物也能用这个逻辑,这也是高速公路刺激经济的地方,所谓的收费,只不过是其本身自带的副收益罢了。

  “中央已经下令,修建燕京附近的多个城市,通往燕京的省道,而这些省道也会连接京津塘高速公路,最终会带来更多的车流量。”林志浩笑说道。

  “这么多货物,塘沽港口那边能承受吗?”陈志文突然想到这个问题,问道。

  “听说是有点紧张,好像已经在准备筹建二期港口了,原本的也要扩建。”林志浩说道。

  “不错,半个华北的经济都被激活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不过心中却想着是塘沽的新港口了。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