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夏收_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刚把物资送了过去,就要立刻转移,这种情况在1940年非常正常,就是来回折腾呗。

  八路军没有固定的驻地,各地转移是常有的事情,在山西情况还好一点,日军来扫荡大不了钻山沟,在河北、河南、山东,那里一马平川,连山沟都钻不成。

  还好伤员不多,加上八路军的家当本来没多少,收拾收拾也能带的上,就是医院周围种了些蔬菜带不走,徐院长很心疼。

  但是一些蔬菜哪有人命重要,该舍得就得舍得,一阵忙活,赶着夜路往山里跑。

  正好赶上五月十五,是个大月亮,倒也还算是亮堂,要不然真不敢走夜路,一路翻山越岭的,这边的山区路又不好走,一不小心失足坠崖是常事。

  就算是光线不错,也走不快,几十辆大车加上八九百老百姓稀稀拉拉的拖出小一公里左右的队形,但凡有点军事常识就知道,这太危险了,队形松散成这样,万一遇上个伏击那几乎是干等着挨打啊。

  王立虽然着急,可没有用啊,马车虽然是用了汽车的轮胎,但是路不好走啊,就算老百姓也能受得了强行军,可重伤员受不了啊。

  赶车的战士已经变成村里的老大爷了,主要是为了让一个位子,连医院里宝贝都不成样子的护士军医也下了车,把位置让给护士和孩子们了。

  一副狼狈的逃难的样子,王立打心眼里觉得憋屈,明明是身在自己的祖国,却要像一群偷渡客一样躲避搜捕。

  夜里安静的可怕,只有呼啸的山风、马车嘎吱嘎吱的声音和马的放屁声在耳边回响,偶尔还有猪的哼哼和羊的咩叫声,至于其他的大牲口很少,周围四五个村才二十多个大牲口。

  这年代的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即不哭也不闹,他们比谁都会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该哭闹什么时候该闭嘴。

  刚刚翻过马鞍山,后队就有一个重伤员刚刚做完手术才两天,伤口一直在渗血,没办法只能停下来做简单的止血手术,之所以重伤员在后队,主要是重伤员的车走得慢,只能排在最后,这会和前队的王立已经拉出小两里地的路了。

  “派人告诉李团长就说:‘我带一个班留下来等着,让他们赶紧走’。”徐院长是红军出身,知道部队一走开就不能停,周围的人都在走,也就不觉得累,一停下就困了,拉都拉不起来。

  “是。”民兵接到命令就跑步往前追,徐院长没敢告诉王立,怕王立这个带着所有人在这等,那更麻烦。

  “怎么回事,后队怎么好像有两辆车停下来了。”李云龙打了十几年的仗,行军的时候前前后后看得紧着呢,但是是晚上也看不太清。

  “报……报告李团长,我们院长说了,有一个重伤员伤口裂开了,只能暂时停下来止血,让你们先走,等做好手术再追你们…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