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辽县战役(上)_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他几个范弗里特弹药量。”

  虽然到现在老总都不明白范弗里特弹药量是个多少炮弹,但这并不影响他喜欢上了大口径的火炮,并且成为了大炮兵主义的忠实信徒。

  榆社攻坚战的顺利,其意义并不仅仅是振奋了部队的士气,也让总部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了火力优势的好处,按照平时的攻坚速度,就算是再增加一个团,最少也得三天才能彻底占领榆社。

  而现在仅仅用了不到四个小时,就将敌人重兵防守的县城收复,其中火力优势的功劳自然是占了大头的,于是,尝到了甜头的兔子就提前走上了大炮兵主义的不归路。

  后世就有了:口径越大越革命,射程越远越正义,当量越大越自由,装甲越厚越民主,毕竟要是炮火不能解决问题,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就没有后膛炮了呀。

  ……

  榆社战役左集团是由陈曦连指挥的,从1937年385旅奇袭阳明堡机场震惊军内外之后,385旅就从五台、寿阳一带进驻了辽县,并在辽县建立了根据地。

  自从385旅驻扎在辽县后,参加过粉碎日军的“六路围攻”,进行过神头岭、响堂铺战斗和反击日军的“九路围攻”作战,让这一带的日军头疼不已。

  在进驻辽县后,陈曦连先后在马厥村、石匣村、拐儿镇、寒王村都住过,他性格平和能融入人群,经常走家串户了解民情,因此他对辽县是非常熟悉的,他和他的385旅是和辽县人民有深厚感情的。

  陈曦连深感这一战的重要性,打不好这一战别说对不起上级领导的信任,更对不住辽县的父老三年来的支持。

  要想打好这一仗,没有足够的攻坚武器是不行的,陈曦连特意从老总那转磨硬泡的扣出来一个炮兵连,有了这六门山炮,攻击的难度就骤降。

  在做了充分的战前动员之后,开始做作战部署:以13团的1营和2营携带两门山炮攻击管头村,3营携带一门山炮攻击铺上村,14团1营携带一门山炮攻击小岭底。

  而最重要的狼牙山阻击战,陈曦连交给了在狮脑山阻击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的769团,狼牙山阻击战是直接关系到榆社战役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战场,他相信这支老部队,是不会让他失望的。

  按照作战部署,9月23日夜晚769团级就在团长郑国忠的带领下,秘密运动到了狼牙山,在经过王立的影响下,八路军已经明白了两军交战中掩体的重要性。

  提前构筑掩体不仅仅能大量减少伤亡,还能大大提高我方战略迂回的余地,火力配置前重后轻,人员配置前轻后重,使用壕沟结合雷场进行防御,防御效果将会大大增强,这一真理是第一阶段就已经证明了的,尤其是769团体会更加深刻。

  整整一夜,769团都在忙碌的修筑工事,24日白天则停下来休息,到了24日晚上继续修工事,直到386旅在榆社、管头打响,辽县西侧石匣据点的敌人立即增援。

  这伙日军只有八十多个,但他们占据了地形优势,郑国忠于是就想用一支小部队充当诱饵,诱敌深入,结果日军根本就不上当,好像明白了什么,于是在据点外面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可把郑国忠气坏了,到嘴的肥肉跑了,差点气的命令部队直接强攻石匣据点,要不是政委拉着,就真去强攻了。

  他们的任务不是消灭多少敌人,而是阻击敌人,也就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辽县县城加上石匣据点只有敌人的两个中队外加一个大队部,不到五百人,根本就凑不出多少人。

  等到25日凌晨,才勉强凑出来270人,由一个大阪籍的中队长冈本带队赶到了狼牙山下,并且排了一个小队进行了试探性的攻击,郑国忠明白这时候不能暴露火力,于是冲锋枪和迫击炮都没有使用。

  但即便这样,子弹充裕了的八路军还是轻松的将这个小队击退,在试探性攻击的小队被击退之后,这货日军居然不进攻了,双方开始了对峙。

  直到25傍晚,管头村攻击不顺,769团抽掉了一个营和配属的两门山炮前去支援,这伙日军都没有进行攻击。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