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4章 成长_重生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没有任何的音讯,后来也就作罢。这几年四郎已经成了所有连家人的忌讳。没人愿意提起他。赵氏今天是一时说走了嘴。

  “小坛子跟我三伯学木匠那?”连蔓儿就笑着岔开了话题。

  “没有,他一个和尚,学啥啊。”连叶儿就道。

  “叶儿他爹可没少夸那孩子。”赵氏就道,“可惜做了和尚,不然好好学,用不了几年,那也是个成木匠。”

  “那孩子是不错,这两年没少帮你们干活。”张氏就道,“这边有事,他也没少来帮手。别看是个和尚,在村里人缘可好。”

  “他没少帮叶儿家,我三伯娘待他也待的好。我刚看见他,那一身的针线,都是我三伯娘和叶儿的。”连蔓儿就道。

  “人家孩子实心实意给出力。我们有啥,也就给做两双鞋、两件衣裳,帮着缝缝补补。”赵氏就道。

  “你们这也是缘法。我看他虽然是村里谁家有事他都帮忙,对你们家又是特殊的好。”张氏就道。

  “那孩子是好。”赵氏就道。赵氏很喜欢小坛子,张氏这几年在旁边看着,除了对连叶儿,赵氏就属对小坛子最上心了。小坛子也和他一家亲近。所以,张氏才说这个是缘法。

  赵氏和连叶儿说了一会话,就都站起身告辞。

  “快到晌午了,一会一起吃饭吧。”连蔓儿就留两个人吃饭。

  “你还不知道。”张氏就笑,“人家娘儿俩要去吃丸子。”

  “咦,”这却出乎连蔓儿的意料,她又看了赵氏和连叶儿一眼,“怪不得今天穿这么新。是哪家,我咋没听说。”

  “不是咱们村的,”连叶儿就告诉连蔓儿道,“是小刘庄一户人家,我爹做木匠认识的,有了来往。今天那家老太太六十六,我们一家都去。”

  辽东府的习俗,家里有老人到了六十六、八十,这是大喜事,必定要大操办,好好的庆贺一番,亲戚朋友都会来送礼祝贺。

  “这是好事。”连蔓儿也笑了,连守礼这两年也结交了新朋友,连叶儿一家有了他们自己的来往、交际圈子,连蔓儿当然替他们高兴。“那我就不留你们了,咱们改天吧。”

  送了赵氏和连叶儿出去,吴家兴和连枝儿带着大宝来了。

  在昨天晚上的宴席上,吴玉贵和吴王氏已经跟连守信、张氏说了,今天晌午,在吴家准备宴席,请连蔓儿一家、张青山一家还有陆家一家都过去吃饭、聚一聚。

  之所以会将宴席安排在这个晌午,是因为下晌,张青山和张庆年就要回烧锅屯了。本来,这爷俩是打算今天早上吃了早饭就走了,是吴玉贵和吴家兴两个拼命将两人给留下来的。

  吴家兴和连枝儿过来,是请大家赶紧过去,说是酒席都已经准备好了。

  虽是昨天说好了,两个人这时候亲自再来请一次,是越发显得郑重的意思。

  “都说好了,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