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4 我要炒地_最强大军师之诸葛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葛亮不假思索的说道,“好!那咱们就先去襄阳,找黄月英!”

  诸葛瑾点了一会儿头,又有点犹豫,“二弟啊,你看咱们把黄家羞辱的这么过分,你觉得还有戏吗?”

  是啊,花轿都到门口了,结果被退婚了,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啊!

  诸葛亮心里也没底,“走一步说一步吧。”

  诸葛瑾赞同,“那好,下午让三弟和陈伯看家,咱们去县衙把路引办了。就说,去襄阳游学。”

  诸葛亮应诺。

  在任何时代,游学都算的上是文人的福利了。在严格的户口管制下,寻常百姓想出个远门,都没那么容易。

  但是读书人,却可以用游学的名义四处拜访名士。

  等吃过午饭,诸葛瑾和诸葛亮就驾着一辆牛车,向县城进发。

  这个时代的人依附土地生活,早晚都要在田间劳作,城市化的水平并不高。

  诸葛家有五十亩地,又有一些佃户需要管理着,置办宅子的时候,就置办在了穰县城外。

  好在路途并不算远,走了约莫有一个时辰,总算是到了穰县城里。

  县衙的位置也不需要打听,这个时代城池的建筑一般讲究方正堂皇,顺着中央大道找过去就是了。

  诸葛瑾和诸葛亮又赶着牛车走了半晌,这才见到了高大的县衙。

  诸葛瑾打听了一番,问明了门路。

  办路引虽然是小事儿,但是游学却是大事。

  在大汉朝的任何一州一郡,读书人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关于他们的动向,地方上一定要搞的清楚明白。

  诸葛瑾于是依照规矩,把自己和两个弟弟要外出游学的事情写了写,给书吏递了上去。

  这种事情地方上一般是会挽留一下,但是诸葛瑾的目的地是襄阳,并没有出郡,想来穰县县令也不会为难。

  谁料县令正好不在,诸葛瑾只好和诸葛亮一起,在书吏那儿等着。

  诸葛家两兄弟正值青春少年,不但谈吐儒雅,而且相貌出众。

  那书吏见两人不是凡物,招待的很是客气周道。

  过了一会儿,那书吏从房里远远的看到一个身着官服,相貌威严的中年人带着不少随从进了院子,当即说道,“县尊回来了,我去帮你们通报一声。”

  诸葛亮和诸葛瑾都起身,客气的说道,“有劳了!”

  那书吏拿着诸葛兄弟的文书,就小步向那身材魁梧的县令走去。

  那县令接过展开,一边听着书吏的汇报,一边一目十行的看着。

  等听到一半,就脸上怒容浮现,将手中的文书撕得稀烂扔在地上。

  “诸葛家的狗贼,竟然还敢欺上门来!难道以为我黄汉升杀不得人吗?来人,去取我的刀来!”

  诸葛亮和诸葛瑾正在书吏的房内偷看着等结果呢,被这县令一声暴喝,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姓黄?!”诸葛瑾有点傻眼。

  “字汉升?”诸葛亮也不淡定了!

  接着两人同时反应了过来,对视一眼,大叫道,“取刀?!”

  这时候就到了考验大脑运算速度的时候了。

  诸葛亮赶紧拉着还在发怔的诸葛瑾抱头鼠窜。

  这时,那县令也听到动静,威风凛凛的怒目望来。

  一见这两小只,就暴喝一声,“哪一个是诸葛亮?!”

  这俩哪敢回话,闷头就往外跑。

  就听那县令怒喝一声,“来人,取我的弓来!”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