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知时务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盛顿没有任何耽搁时间的回复,遗憾表示美国菲律宾驻军只能有限度提供驰援,但印度、缅甸整体局势化解还是需要依靠中国国民政府力量。

  权衡轻重,丘吉尔终于屈服现实也拔高了会谈格调,6月5日,在丘吉尔授命下掌玺大臣艾德礼随同史迪威赶赴重庆;

  国家间的会谈似乎成了主调,苏联和日本在协商联手应对汉华军,英国、美国特使再一次飞赴向重庆。

  土耳其也不平静;

  土耳其总统伊纳尼前脚送走莫洛托夫后脚德国特使便登上门庭;

  伊纳尼尚未有释放攻入境内苏联集团军后撤带来的如释重负德国特使的到访就再一次让其绷紧了神经。

  不用推断分析伊纳尼都知道德国目的;

  苏联主动示好军队后撤,莫斯科是大事化小,集中精力应对德国,德国拜访也无非就是联手夹击苏联。

  谁都无法也不能开罪,所以土耳其一直在保持着非交战国的独立身份,但即便如此,土耳其还是无法置身事外,英德战争爆发,英国软硬相加,要求土耳其关闭海峡,禁止向德国货船通行,停止一切供应向德国的战略物资输送,希腊战争爆发,英国又再一次施加压力要求土耳其参战,如今又是苏联,德国。

  对德国,伊纳尼没有如若对待英国和苏联般的抗拒,首先是土耳其和德国根深蒂固的贸易合作,再次是德国自欧洲战争爆发便强调两国友好关系并保证不以武力对待土耳其。和苏联爆发边境冲突,德国又第一时间驰援大量武器装备。如果没有德国的武器装备驰援和对苏联白俄罗斯、乌克兰方向攻势牵制,谁能保证苏联军队还会后撤。

  也因为如此,伊纳尼为难如何拒绝德国要求!

  德国外交部长冯·里宾特洛甫的说辞完全的超出了伊纳尼所料;

  冯·里宾特洛甫保证德国一如既往的尊重土耳其非交战国的立场,不会以任何方式强迫土耳其改变自身意愿,并保证土耳其在遭受任何形式攻击时德国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军事援助,最后冯·里宾特洛甫提出要求,为配合德国军队南线战事,德国希望自土耳其境内输送部分装备和作战人员入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希望土耳其能给予便利。

  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只要不是土耳其军队直接参战,都可以接受,德国外交照会,是对德国和土耳其友谊和诚信的尊重,换而言之,德国保持秘密行事,漫长的边境线和复杂的地形也足够让德国达到任何目的。德国军队在苏联境内高歌猛进,能得到德国军队的庇护保障,等同于在苏联和德国战争中得到一张护身符。

  彻底释放了所有的担忧;

  冯·里宾特洛甫临别,语重心长开口:土耳其和苏联边境冲突已是祸根,土耳其和苏联不存正真的和平共处,苏联先硬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