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面目全非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继先前调动的外高加索方面军第18集团军又将第9集团军,空军第5集团军调动向哈萨克斯坦方向。

  在汉华军秦式战斗机、‘挑战者’中型坦克、武装直升机、多轨道火箭炮开始测试及其生产的同时苏军和日本装备也出现了推陈出新。

  首先是消声器。

  日本早在大本营会议之时因为梅机关情报建议而下令不择手段得取消声器技术,对于由西方民间研发而军队又未大规模采用和保密的科研成果而言梅机关获取技术不难,而日本本身就有精湛的手工打磨技术,消声器终于首先由日本生产而出并经过实验之后开始投送向作战部队;

  再次是火箭筒;

  山东之战日本就获取有汉华军所装备飞弩火箭筒,比较苏联,日本遭受汉华军火箭筒攻击所承受的损失更重,所以火箭筒的研发被日本军部列为优先项目。

  日本火箭筒研发存在技术难题,研发的火箭弹推进药柱推力不足,尾翼稳定器技术也不过关。但日本和莫斯科联合研发,所有日本军工面临的技术障碍都被莫斯科解决,莫斯科有近十年的火箭弹技术研发经验并已经成功研发有自走火箭炮和可供空军使用的火箭弹。

  很类似当初汉华军和德国的合作吸取德国火箭研发技术一幕,日本和莫斯科的联合研发同样催化了日本生产火箭筒的提前问世。

  后世因为日本军队在中国战场没有任何装甲威胁和反坦克火力威胁,直到美国参战感受到美国装甲力量威胁压迫,日本适才自194年研发火箭筒并与1944年开始少量装备。

  但现世一切改变,日本能利用莫斯科技术,同时两国已经屡屡被汉华军机动部队突袭都承受由不轻的损失。

  合两国之力,在莫斯科共产国际兵工厂技术人员参与下伯力日本、莫斯科联合兵工厂首先研发出‘4式7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因为有莫斯科‘高脚杯’、‘伏特加’巨型炸弹聚能装药技术,‘4式7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实验中直接具备了汉华军飞弩火箭筒早期型的破甲威力和射程。

  ‘4式7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被日本军工正式命名并开始大规模生产,而莫斯科自产‘4式7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则被命名为RPG-1‘猛汉’反坦克火箭筒。

  枪械领域列宁格勒枪械设计局也得到突破,卡拉什尼科夫研发的Ak半自动卡宾枪在得到莫斯科肯定之后取代苏军克格勃特种部队、伞兵部队使用的SVT-8半自动步枪大量开始生产,后世大名鼎鼎的AK-47突击步枪前身同样因为战争的催化提前问世。

  坦克、战斗机之外莫斯科军工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日本雷达系统技术基础上结合莫斯科雷达技术研究所得和美国共和工厂先前所提供零散技术,两国联合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