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八十二章 此消彼长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旅也并未墨守成规寸土不让的展开血阻,一切的阻击都在为莲花塘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做铺垫,初战虽然日军师团进展顺利,但战损同样巨大,仅仅宿松城内16联队被腾君毅炮击加突击就损失了近1500人,而在整个宿松展开的战斗中,日军师团战损超过一个联队。

  一种假象不断的在迷惑日军士兵,虽然重炮联被卑劣的汉华军火力突击车炸毁,但帝国一直在稳稳的占据主导地位,控制战场主导权。

  但事实是日军初战的优势已经被文建阳迅速的抹平,文建阳的成功就在于利用坦克营和火力突击车不仅仅炸毁了日军重炮联队火炮和山炮兵联队70%的火力,更为突出的就是利用坦克营和突击车以及陆战旅以微弱的损失狠狠的撕裂着日军师团的整体优势。

  师团、4师团、17师团已经攻克了莲花塘,但此时此刻日军三个师团兵力战损已经接近到万人左右,也就是等同于一个半师团已经彻底的抹去编制,更为严峻的就是火炮优势已经荡然无存,而文建阳8旅、4旅、旅虽然战损也达到惊人的1万人,但双方兵力的差距已经远没有先前般有云泥之别,如果加上白崖寨的陆战旅,双方兵力接近1:1,最为关键的是江北个作战旅的炮射火力至少还保存了70%近0多门火炮,而且不断有物资自桐城方向源源不断的运输而来。

  冈村宁次在南昌、九江的兵力调动通常第一时间就被会军统情报站获悉,日军九江南昌之间一个师团的兵力调动向湖口,74军攻克高安,日军一个师团被调离,按道理算是喜上加喜,但自南浔铁路行军的第一集团军确掉了链子。

  高安收复,蒋介石亲自电勉俞济时:“此次高安三失三得,不仅表现我军战力之精良而使敌寇畏慑,且能暴露其既不能战又不能守之弱点,使我全体官兵精神因之份外振奋,殊为快慰。”

  74军在接收到蒋介石嘉奖后更是士气大振,气势如虹,相续攻占高安一线茅柴山、陇鸡岭,并在陇鸡岭围困住自高安方向后撤而出的日军一个联队兵力。日军联队随之向南昌方向求援,但此时南昌外围已经被上官云相集团军强攻,自顾不暇,无法出兵援助。

  就在74军趁势扩大战局之时,北路第一集团军整体性的掉队。

  原因很简单,就是薛岳当初反对南昌反击战的最主要理由,国军在武汉会战损耗甚大,兵员补充缓慢,战斗力低下。

  滇军第一集团军在武汉会战期间崇阳、黄莲洞、画石砭战斗中官兵虽然英勇奋战,屡挫敌锋,但是参战部队几乎是全军覆没,184师黄莲洞、画石砭战斗之后仅存100余人,虽然武汉会战结束得到部分新兵补充,但是老兵太少,等同于一支新军,而新军最大的软肋就是变数。

  有可能一战脱胎换骨,也有可能一战一触即溃。

  至于武器装备,更是惨不忍睹,原本滇军武器装备不算落后,法制轻重机枪,德制山炮,在国军算是出类拔萃,但历经徐州、武汉一战耗损,早就所剩无几。

  一支装备简陋又由新兵组成部队面对冈村宁次调度的军队阻击,困难可想而知。

  所以当74军长驱直入的时候,第一军却被日军阻隔在奉新和靖安城外,水到渠成的,74军侧翼出现了不大不小的空洞,迫于无奈,74军开始暂缓进攻,以稳住战线为主。

  文建阳和蒋介石面对了一个截然相反的局面,国军是气盛,但后劲乏力,而文建阳则是此消彼长,慢慢扳回劣势。(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