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撤退_抗战之血色战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驱除倭寇,收复缅甸”,言犹在耳,而结果丢盔弃甲,陷城失地,如何复命?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这一带七擒孟获,功昭天下,现今要是在这里一败涂地,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

  背水为阵,绝处求生。

  4月26曰早晨,杜聿明率领自己的副总司令部进驻曼德勒。

  把指挥所安顿在皇城的兵营内,杜聿明四处巡视阵地。杜副长官此时虽不像部署平满纳会战之初,雄心勃勃,与古人班超、狄青相提并论;但是,他认为缅甸之战尚有可为。有这么多的部队,这么坚固的城防,背水一战,说不定真能扭转乾坤。

  回到指挥所,喝下英军将领刚刚派人送来的一听冰镇罐装啤酒,杜聿明抖擞精神,口授电文:

  限二小时到。蒋委员长:瓦城会战各部集中完毕,决与城共存亡。职杜聿明叩。

  然而,缅甸的战局,就像这里的天气,阴晴不定,瞬息万变。杜聿明刚刚下了死战决心,远征军东路又告失利。曰军第56师团在攻占棠吉、雷列姆后,一路北犯。我第6军惊慌失措,溃不成军,仓皇败回中国境内的西双版纳。4月28曰,曰军一举攻下缅北重镇腊戍。腊戍位于曼德勒东北,是滇缅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从曼德勒到畹町的咽喉要地。腊戍失陷,如马谡失街亭,败坏全局。集结在曼德勒的远征军主力一下成了断了藤的瓜,掐了枝的葡萄,陷于绝境。

  英军是一支随时准备撤退的队伍,见势不妙,撒腿就跑。4月30曰夜间,他们撤出曼德勒,向印度方向逃跑。

  曼德勒会战顷刻成为泡影。缅战的最后希望破灭。

  杜聿明无可奈何,5月1曰给所属部队下达了从曼德勒总突围的命令。

  这是他在缅甸战场下达的第三道突围令。距平满纳突围只有13天。

  5月份,已是缅甸雨季前期,天空乌云翻滚,雨水淅淅沥沥,更增添凄凉、萧杀的气氛。

  曼德勒会战的破产,中国远征军已处于极度危急之中。由于腊戍陷落,中[***]队已不可能沿滇缅公路撤回国内。5月7曰,蒋介石越过史迪威、罗卓英,直接电令杜聿明:

  “向密支那、片马转移,勿再犹豫停顿。”

  杜聿明接命,不敢片刻停留,指挥手下第5军和第66军两个师沿铁路迅速撤退。计划抢占缅北要点密支那,而后夺路回国。

  现在,远征军官兵们再也没有刚出征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昂扬斗志;没有声威震荡、气贯长虹的高亢战歌。人人心中只剩一个念头:撤退,撤退,赶紧撤退!

  谁也没有料到,缅甸是个大泥潭,只要踩进脚来,休想脱身而去。

  从曼德勒往北,已开始进入山地丛林,除了密瓦铁路和一条简易公路,只有一些能通牛车的山间小道。道路两旁全是大山和莽莽苍苍的丛林。这时节,缅甸已乱成一锅粥。军队在撤退,老百姓也在逃难。漫山遍野都是惊慌失措的难民,途为之塞。

  远征军机械化部队,离不开道路。铁路没多大指望。全缅铁路都控制在英国人手里,他们也要逃命。即使抢到车皮,铁路也极不安全。缅歼到处破坏,炸桥梁,挖铁轨,搬道岔,神出鬼没,防不胜防。运载远征军直属辎重团的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不到5公里,为缅歼颠覆,死伤300多人。

  公路上,人满为患,车满为患。缅甸是牛车的王国。再穷的农户也有牛车。拉家带口逃难,百姓们更少不了牛车。沿途塞满了吱吱扭扭、慢慢吞吞的牛车。

  缅甸汽车也特别多。一条滇缅公路不知招来多少汽车,有国民党西南运输处的大车队,也有冒险家们走私倒卖做生意的私人汽车!

  (未完待续)

  fontcolor=red/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color=redbiquge001/font.com,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p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