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_道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水平也各有高低,一些学霸从诊查记录,其实也能琢磨出不少东西来。

  一般多眠古人都从阳虚论,但病人不止是嗜睡,睡一个小时又醒来了。而且根据诊查的舌、脉象等看,病人可能有阴虚、血燥,清阳不升……

  其实,有诊查记录,已经是完成了十分困难的开头部分,尤其脉诊。

  周锦渊是精于脉诊,但对很多人来说,是“心中易了,手下难明”,这是十分易学却难精通的诊法。幸好还有其他三诊合参,现在又能用现代医学仪器辅助。

  虽有准确的四诊记录,但一时之间,大多数在校生还是无法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辨别这个病案到底什么情况,该如何辨证论治。

  “我当时的辨证方法很简单,都在书里。”周锦渊解释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学过,嗜睡,很多时候是和心、脾、肾等肺腑功能失调有关系的,病人也确实肾阴虚,肝血燥,胸闷。”

  因为周锦渊选的病案好,症状蹊跷,教室内外几百人,听得都十分入神,就跟悬疑推理似的,特想知道结果、自己猜对了多少。

  “诸《景岳全书》里提到不寐,说‘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则引起心阳偏亢,出现夜寐异常’。《素问》说,‘肝热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病人胸闷,和肺有关,《黄帝内经》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诸气,也就包括了卫气。《灵枢》又是怎么描述,‘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卧,阴气尽则寤’!”

  周锦渊一口气就背了一大段医书原文,都是PPT里没有的,别说停顿,速度甚至有所加快,但又很清晰,字字如耳。

  “嗜睡和心、脾、肾等肺腑有关,同样是因为他们可以影响到卫气。卫气循行失常,则睡眠失常。病人犯病都在每晚七时,又恰恰正是卫气从行阳转为行阴的时候。

  “于是证据环环相扣,我可以得出结论,症结全在卫气。阴虚血燥,清阳不升,故此在卫气要行阴时嗜睡,又行阴之路不通畅,转醒!”

  整个判断过程,从周锦渊口里说出来,清清楚楚。医书经典张口就来,连磕巴都没有,显然是烂熟于心。既然当时能想到,那就是至少十六岁已烂熟于心了。

  “喔――”台下响起了掌声,盛名之下无虚士,这个辨证过程真是有理有据,又十分清爽啊!

  大佬年少时就熟读经典,临证时还能立刻想到对应典籍,互相参考。透过表面看实质,揪出问题关键。将看似古怪的病症,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大佬自称很简单,都在书里,其实是特别体现功力才对啊。只有一个字可以说了:服。

  “所以这里我要岔开话题,提醒你们学医非常重要的一点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