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8 大国重工_重返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站在一个行业顶端的人才。可陈学谦看到的没有丝毫创造性,他们其实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流水线工人。

  现代工业的流水线生产确实有其强大之处,但它也让人丧失了自由发挥的余地。

  就是因为中国这样近乎僵化的教育机制,使得国内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面对其他国家人才时,总是缺乏了一股灵性,少了几分深度。

  因为在中国的教育机制中,强调的始终是全面,毫无特点的培养方式。

  在高中时代,因为中国人口庞大,而教育资源有限,如此,教育改革其实只能换汤不换药的采用淘汰制。

  这个制度不考虑你能学到什么,仅仅是区分出你对这种体制的适应程度。你比别人更加适应你就上,不能,那么对不起,不管你是不是有特殊才华,你都只能被淘汰。

  可是更加可怕的是,即便你幸运的通过了这种几乎灾难的筛选机制,获得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你会发现,在这里,你所学的还是像曾经一样。

  或许是你是学建筑的,但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英语,或许你是学中文的,可你要是不会高数同样不能毕业。

  这些荒唐的且不去说,就是专业课,也是极其陈旧老套的万金油,还是无所不包,又无一深究。

  学校这样做,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到底适合学习什么,所以它就索性什么都教一点。然后等你走出校门时才发现,自己几年所学课程几十门,没有每一门之间都没有深究,也大多不存在什么递进关系。即便是年年都有的英语,高数,其实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是的,你在大学里事实上只是成为了一个粗胚,还有待你在未来选定方向,进行下一步的精加工,可这看似有道理的做法,事实上却是学校不愿承担起责任。

  前世陈学谦大学期间光专业课就学习了,建筑设计,建筑法,建筑监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等十几门,而且往往一门课程第一年学了,后面几年就再不接触,那一点不深的记忆,早就被游戏给挤占了空间。

  于是无数学生到头来发现自己似乎整个大学一无所获。

  当然,这样说是不负责任的,事实上经历过大学教育,确实使得一个人在接受知识的能力,可塑性上提高不少。

  可这样的大学真的有意义么?或者说,大学的意义真的仅此而已么?

  如果这个问题的是肯定的,那么这其中的问题就极其严峻了。

  陈学谦不敢妄下结论,但仅从他自己接触的状况来看,恐怕事实并不乐观。

  前世的陈学谦人微言轻,他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自顾。这一世重活一世,他虽然不觉得自己会是救世主,但在自己力所能及之处,他还是愿意做出一些改变的。

  大国重工,他的下一步发展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