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5章 一手打造宇宙奇观_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锋又将视野落回当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甭管这次未来还想多做些什么,都得从眼下这能利用的一个月全力构思,并逐步实现。

  他并未急着动笔,而是现在心中回忆了一下上条时间线自己最后的走向。

  他发现一个很僵的事实。

  在上条时间线中,自己的工作量安排得太满,几乎没有喘息之机,以至于堂堂银河人类只活了短短一百二十七年,丢尽了银河的脸面。

  现在基因唤醒度稍涨了一点,但根据繁星的分析,自然寿命恐怕不会有明显增长。

  如果把自己的工作量再加大,恐怕还得更短命,或者就是压根忙不过来,什么事都没做到极致,导致最后反而弄巧成拙。

  这次一定要把这个因素考量进去。

  事情很难,但他用了大半天还是缕清了思路。

  【第一事项】

  继续增加共计十种历史研究院帮他精挑细选出来的重大材料、能源、电子计算机领域的相关成果。

  分别为可以制作碳结构电脑芯片的超纯碳单质技术、无衰减无限循环使用大容量电池技术、低衰减微波高负载输电技术等等等。

  这十项成果中,仅有五项产生在2050年后,另外五项则依然诞生自2030年到2050年间。

  拔苗助长并非越用力越好,跨度太大的科技容易变成无根浮萍。

  而且这条时间线本来就已在他的九大技术与《狂人猜想集》的覆盖之下,已然走到了另一个方向。

  他没必要去强行跳跃,只需要掐准上次改变的时间线,在保持上次成果的前提下,适当的衔接,自然能做到进一步提速。

  现在陈锋除了牵引历史之外,还得保护属于他自己的历史。

  毕竟他留下的影响都还在酝酿中,星锋研究院才刚刚破土动工,《狂人猜想集》才刚刚被人深度消化,一切又重归于混沌的未知。

  举个例子,假如陈锋弄得太过火,贪功冒进,过度催促施工人员加班加点的赶工期,导致星锋研究院的地下工程质量出了问题。

  几年后,房塌了,牺牲了几个重要的研究人员。

  当灾难发生后,他要么牺牲进度,要么为了维持原有进度,又从别的地方挖一些新的科学家过来,或者实行内部资源再分配,加大投入力度将这里的进度增补上了,但另一个地方又会受影响。

  那么接下来千年历史的走向,多少都会发生不小的变向,即便有他这个历史的领航员保驾护航都没用。

  最终,这影响依然会被时间线放大。

  只有没心没肺的人才会觉得预知未来是种幸福。

  理智告诉陈锋,不要考虑细节化的东西,但情感上又不受控。

  所以他只能用尽全力去做好。

  上次陈锋利用直觉学派的人员强行组建历史学科项目组,最后拿出来的成果还算不错,可终究不够专业。

  这次陈锋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