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1 礼物_市井之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心里也有了大致的评价。

  往好了说是个自由职业者,往坏了讲就是个无业的混子,如果不是出自知识分子家庭,压根就不应该往家里请。可是不管怎么往好的方面想,也没想到第一次进门会送副画。

  “不瞒您说,对艺术类的知识我不太懂,专门找人鉴定过,说是黄秋园的真迹,您和阿姨要是不嫌弃,挂在书房里勉强能凑个数。”

  锦盒里确实是副画,也确实是黄秋园的真迹,这就是洪涛闲着没事就骑着电三轮去假装收废品的收获,除了各种书籍之外,就是书画作品。

  当然了,新的、假的居多,甚至还有老太太把挂历卷起来当楞说是祖传书画卖的。可惜到了洪涛这里,一律按照费书报价格收,他压根也不是打算捡漏的,你就算把张大千、齐白石的真迹拿过来,他也不认识啊。

  但古人不是云了嘛,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收回来的废书报里有时候就会夹着些书画作品,到底是不是真迹,有没有价值,洪涛依旧是不清楚。

  咋办呢?他就拿出来攒着,攒多了就抱着去找小舅舅,他当年和港商玩过西周青铜器、唐代唐三彩啥的,虽然都是假的,那也算半个业内人士,也就认识几个真的内业人士。

  说句题外话,所谓业内人士,在业余时间里有时候也会客串一把骗子的帮凶,把真的鉴定成不真、把假的鉴定成不假。知识这个玩意吧,本来没有好坏的属性,完全看掌握在什么人手里,人心歪了,知识越多就越反动!

  这么多年下来,洪涛还真的捡了几次漏,比如古籍善本、书画真迹。但漏都不太大,就是说东西是真东西,但品相和价值都不太高,充其量也就值个几万块,其中这张黄秋园的四尺斗方价值最大,按照前年的市场行情,十二三万有人肯收。

  还得说句题外话,古玩字画只要不过拍卖环节,就都是没有固定价格的。因为它们本身的价值并不多,绝大部分价值都是人赋予的。说白了吧,大家都追捧,价值就高,收藏的人少,那价值就低。

  可是高到什么程度、低到什么程度,是没有固定数字的,唯一的数值只能看当年同类作品的拍卖价,再根据具体物品的各种参数大概估出一个模糊的价格。

  这个价格是啥呢?是古玩贩子的收购价,也就是说他们用这个价格买走,感觉有很大几率能卖出去,或者说放上几年会升值。

  实际上这个东西还是没有固定价值,赶上喜欢的、转么收藏这类作品的,可能会花几倍的价格买走。要是没赶上,打一折都没人要。

  当初洪涛问刘若霜她父母喜欢啥,结果没有具体答案时,就想到了这张画。说实话,他是真不喜欢这类东西,无论西方的油画还是国画,都不喜欢。

  就拿这幅画来说吧,上面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