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八章 上映_我就是大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阳传媒这几年稳坐内地娱乐圈头把交椅,黄忠磊的脾气也愈发强硬起来。

  也是,连星爷都敢讽刺的主,又岂会在乎大哥成?

  ‘法院比周先生更懂电影!’

  这种话都能说出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丢失了对电影人的尊重!

  在他看来,那帮港星想要北上,除了投靠东阳,没有别的选择!

  教训还不够啊!

  黄忠军虽然觉得自己弟弟的提议有些不妥,但依然点了点头…

  毕竟《宝贝计划》的主要投资方是樱皇,东阳传媒主控发行。

  ……

  9月30号,《倩女幽魂》,燕京宣传…

  张俊生没搞什么首映仪式——没有必要,一连串的组合形式营销,《倩女幽魂》上映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国。

  他在跟燕京大学的一帮师生探讨华语电影。

  “最近几年大家提到国产电影就摇头,觉得难看。我看了很多网上的评论,大部分人都在说现在的导演不会讲故事!”

  “这话真是说的很对!”

  “但是,其实咱们的电影一开始是会讲故事的!《小兵张嘎》,《地道战》,现在看依然觉得很看!”

  “从一开始,我们的电影就是讲故事的,而且我们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不缺好故事,甚至好莱坞都在拿我们的故事包装,比方说《花木兰》,迪士尼拿去拍摄,然后卖到了全世界!”

  “那为什么我们现在不会讲故事了呢?这个主要是历史原因,源头就是八十年代国内出现了逆向民族主义思潮,电影圈也是如此,大家拼命学习学欧洲电影,特别是法国的新浪潮。电影圈掀起了去戏剧化运动!旗帜鲜明地反对电影中的戏剧性,反对情节性和故事性。”

  “然后,我们的电影消减戏剧性、弱化矛盾冲突、强化视听造型。”

  “很多故事薄弱的艺术电影赢得了一些喝彩,但不为普通观众所接受!”

  “而那些坚持戏剧化情节性的影片,却因为是商业片而备受歧视,不为主流的电影圈所接纳。”

  “市场出现了一种现象,去戏剧化的影片票房惨败,但媒体上却是一致吹捧;而电影票房大卖的商业片,主创人员却备受贬低。”

  “必须说一下好莱坞,好莱坞最主流的永远是商业片,大制作,即便是一帮很有才华的独立电影人,他们最终也会走向商业片的道路,边缘文化会被主流文化吸纳!”

  “我觉得我们华国的电影圈有点本末倒置了,主流居然是文艺片?那市场怎么办?白白交给好莱坞吗?”

  “二十年过去了,现在电影开始市场化,需要商业片,但报应来了,几十年的去戏剧化让中国电影已经不会讲故事!”

  张俊生拿着话筒坐在讲台的中央位置,台下一帮学生安静的听他演讲。

  讲台旁边坐着许嫣、周兴还有一帮燕大文学院、电影专业的教授、专家…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