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番外——陈瑜(上)_万人迷他断情绝爱(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瑜自幼便聪明伶俐,和他笨拙缄默的兄长大不相同,因此深得他父亲的喜爱。而他的兄长陈瑾,也很喜欢自己这个活泼开朗的弟弟。

  陈瑜虽然年纪小,但天生就精于谋略,看人目光就更是毒辣非常,虽然碍于礼数,不好大肆宣扬,但回到家里,总是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猜测到的诸多算计肮脏之事,说给哥哥陈瑾听。

  “你呀,就别乱操心了。”陈瑾摸了摸年幼弟弟的小脑袋,无奈教导道,“旁人家的事情,关我们做什么?”

  不过八九岁的陈瑜皱着眉躲过哥哥的大掌,恨铁不成钢的轻哼一声,心里抱怨着,这个傻子,我还不是担心你以后出仕被人算计么?

  许是看懂了弟弟眼中的关切,陈瑾难得一笑道:“放心好了,只要有我和爹爹在,肯定能护你平安一辈子。”

  真是个笨蛋哥哥,估计是我护你一辈子吧,想到眼前这个人际关系一窍不通的哥哥,陈瑜皱了皱眉,只在心里默默吐槽着。

  不过笨蛋哥哥虽然傻了点,但不是惹是生非的性子,护他一辈子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年幼的陈瑜想了又想,还是觉得自己任务繁重,不由叹了口气。

  陈瑾自然猜不到小小年纪的弟弟已经想的这么多了,他只是温和安抚了一会陈瑜,就转头扑到了自己的书堆里。

  其实,陈瑾虽然沉默寡言,却在学术上颇有天赋。他治学认真,又博览全书,虽然未及弱冠,却在古籍章句上颇有所得。可惜,颍川陈氏更讲究经世之学,陈瑾苦心钻研的注疏之学并不为他们所重视。

  寻常才子,诗词也好,歌赋也罢,哪怕是一时灵光闪现的只言片语,只要不是水平太次,流传开来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名声。而注疏之人大多皓首穷经,大半辈子都不一定能完成一篇古籍的注疏。

  就拿陈瑜师长,颍川荀氏荀景略家中的一位长辈来说,他穷尽一生,也不过完成了《左传》和半部《诗经》的通释。例如《周南关雎》中,有一篇出现了“窈窕淑女”之句,寻常文人多按照《广雅》之意,直接谓曰“窈窕,好也。”而那人从《说文》到《尔雅》细细论起,更兼夹杂历朝历代所有的章句释诂典籍,足足花了几月时间,才论证了“窈窕”并非一词,而是“窈”和“窕”二字的合谓。

  注疏之道,得到的名声赞誉和投入的心血精力太不匹配。不知多少人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都不能让自己的心血问世。这项工程太过浩大,也太过繁杂,除了真心喜爱它的人,再没有旁人会选择这样的道路。

  可偏偏,陈瑾就是这么一个一片真心且无知无畏的人。

  他将自己的全部才华都扑到了注疏之上,日夜不歇呕心沥血,少有的几篇文章也是希望可以拜入大学问家裴陆明名下,才开始动笔的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