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2捕风影徒增逾制事,摄群臣弃废风闻权_将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一本折子。”

  不是大事却让连夜入宫,邵安心中“咯噔”一跳,忐忑不安的接过折子。

  打开一览,果然不出邵安所料,正是弹劾他的奏章。

  皇帝等他仔细看完,问道:“你怎么说?”

  邵安慌忙跪下,“微臣蒙皇上器重,官至宰辅,焉敢不自重?臣对家中奴仆也一向严加教导,恐负圣恩。今于大人上书弹劾,想必家仆定有行为失当处,臣绝不庇护。请圣上命人彻查此事,若属实,臣定当领罪。”

  “起来吧。你自幼在朕身边长大,朕自然信你。于承平他心生嫉妒,与你交恶,朕不是不知。”皇帝扶起邵安,转而问道,“朕听说会试期间,有一首歪诗流传甚广,你可知晓?”

  歪诗的事,除了邵安,唯有张三知道内情。如今皇上骤然问起,想必是张三告诉他的。

  邵安据实奏报:“臣暗中查过,写诗的是一姓赵的老秀才,多次科举不中,作歪诗泄愤,倒是可以理解。”

  “写诗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将诗作流传到士子中间,借此挑起舆论风波者,其心可诛。你可查到是何人所为?”

  邵安表情平静,坦然陈诉事实:“是御史台于大人。”

  皇帝面寒如冰,“很好,他竟敢做这种事。”

  “皇上,其实此事并非于大人之过。”

  皇帝没想到邵安居然为自己的仇敌开脱,笑问道:“哦?那是何人之过?”

  “非人之过,乃‘风闻奏事’之过也。”邵安一本正经的答道。

  皇帝来了兴趣,“说下去。”

  邵安趁热打铁道:“太祖皇帝为广开言路,设立御史台,允许御史风闻奏事。即使弹劾有误,也不会因言获罪。太宗皇帝继位后,又言明本朝不杀御史,借此希望御史能不畏权贵,仗义执言。然历经几朝,御史台渐渐沦为党争的利器。如今,御史们自诩是直言正谏的清流之士,行的是攻讦政敌的小人之举。”

  皇帝听完,沉吟良久,“丞相的意思是,废‘风闻奏事’?”

  “皇上圣明。古言:不破不立。还望圣上决断。”

  次日早朝,皇帝拿着于承平的奏章,对臣下道:“朕手上有一份密奏,于爱卿,你自己念吧。”

  于承平见皇上如此重视自己的奏疏,欣喜不已,侃侃读到:“臣御史台于承平谨奏:古之善相天下者,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丞相邵安,仰圣上之恩德,居于高位。兆民未安,不思所泰之;四夷未附,不思所来之。①……且邵丞相家奴邵瑞奢僭,其衣服、车马、肩舆皆逾制……”

  朝臣们光听了个开头,立马恍然大悟,看来于承平和邵相又要掐架了。

  等于承平念完洋洋洒洒的几万字上书,皇帝并没有向往常一样,去问被弹劾者有何辩解,反而问弹劾的人,“于爱卿所言逾制之物,有何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