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野补(三十)_天纵莫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野补(三十)

  相比靳同轩,黄春庭的战争道德就强了许多,这一整天,他都忙着给死去的日本人收尸。天气很热,尸体三天不处理,就会发出恶臭并流出尸水。黄春庭说,这个地方是罗田河的源头,污染了水源,害的是我们自己的老百姓。曹茂琮也想处理这些尸体,却有心无力。在这里打了足足两天,敌我双方都死了不少,萧湘扬的513团打残了,512团和野补团支援来的两个营也打残了,萧湘扬重伤、谢尧重伤,五个营长死了三个,另外两个有伤在身,参战人员,完好无损的仅仅三十来人,还包括副师长曹茂琮。漆道征带着171师其它部门守在滴水崖,抽不出时间,更抽不出人手,仅凭513团的残存的人马,只能看着面前这一堆一堆的尸体发烂发臭。

  幸好,黄春庭带着人来了。

  数十个女人,先给带伤的弟兄清理好伤口,把本地的红伤草药敷上,擦去身上的血迹,换上干净的衣物,移到康王寨养伤。然后开始处理阵亡的弟兄,擦干身上的血迹,整理衣物,抬到岳王洞附近,由当地的长者主持,埋葬在传说中的岳王军洞旁。在朴实的山民看来,这些烈士与岳王一样,为了守土护疆,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虽死犹荣。

  黄春庭带着一群男人处理日军尸体就有点难看了,先剥下尸体上的衣服,泡在溪水的回水潭里,泡去布上的血渍,补上弹洞,冬天寒风到来之时,照样遮风御寒,谁也不会在意这是从哪来的衣裳。日军的绑腿、皮鞋、武装带、枪支、刺刀、背包由鄂豫挺进纵队第二团队的战士们处理,被分门别类的放好,这些是军需品,有了这些东西,鄂豫挺进纵队第二团队的武器就不再是巩县造的*,而是统一的三八大盖,战斗力上升何止一个档次。最没有用的是日军的帽子,干净的留了下来,拆开打补丁,不干净的就成了抹布,用来擦去枪上和武装带上的污血和征尘。在山谷的宽畅处,数百当地的男子在忙碌着,几十棵放倒的松树被劈成木块,码成一个长方型的柴堆,十丈长两丈宽半丈高,垒好后把日军的尸体往柴堆上码,数百尸体一层一层码了厚厚一堆。把近处的松树砍掉,把防火道布好,点火焚烧。

  一股浓浓的黑烟升起,很快转成明火,人油加上松脂,火光直冲云霄,映得半个山头通红。伴随着烟火,传出一股令人生呕的烤肉香,香味传出去很远,直到滴水崖,还能闻到这股刺鼻的怪味。漆道征和王卫苍暗自生惊,这要烧多少人,才能烧出这么大的动静。

  滴水崖山谷里的日军也闻到了这股怪味,他们从收不到小泉正敏的电报开始,就有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闻到这个味道,就全明白了。中国人讲究入土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