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血火(六)_天纵莫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血火(六)

  炉桥,虽然没有听到枪声,可激烈的战斗情绪更如炽热的火炉,仿佛空气都要点燃。

  日军十三师团在在淮河北岸的受挫,在向畑俊六北进打通冿浦路的计划泼了一盆冷水的同时,也向所有的侵华日军敲响了警钟,前路并非之前设想的那么容易,中国军队也并非再无还手之力,想凭借一个师团的力量,不可能完成北进之路。如果要打通津浦路,第一个是增加兵力,第二个是必须步步为营,先肃清淮河以南的桂系部队,才能为打通津浦线奠定基础。第三个是将沪宁杭的军队进行调配,从进驻模式改为进攻模式。

  华中方面军司令部位于南京,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在南京,第10军司令部在杭州。

  中岛今朝吾16师团和末松茂治的114师团调往华北,在宁沪杭一带的日军主力是藤田进第3师团、谷寿夫第6师团、吉住良輔第9师团,山室宗武11师团、荻洲立兵第13师团、牛島贞雄18师团和伊东政喜101师团。

  114师团北调之后,18师团独自负责太湖以南及浙江东北方面,势单力薄,由于在与48军的天目山作战中损失严重,又一直没有得到补充,因此在杭州湾完全采取守势。有徐乐和刘克己在周边环视,牛島贞雄日子过得不爽,大部队派不出,小部队不敢派,一时竟然成了黄八妹调戏的对象。

  16师团北调之后,11师团成了防守部队,第10旅团(天谷支队,旅团长天谷直次郎少将)调南京接替,22旅团在扬州地区,接手13师团北上津浦路后留下的防区。101师团镇守上海,第3师团化整为零,在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昆山、太仓拉了个一字长蛇阵。真正能够灵活作战的,就只有谷寿夫第6师团、吉住良輔第9师团和荻洲立兵第13师团。

  荻洲立兵第13师团出师不利,先是在半塔集、自来桥、张八岭及藕塘等丘陵地带被刘士毅拖拉,之后又在小蚌埠与于学忠血战,最后落在张自忠和周祖晃的南北包围中,兴冲冲北上,灰溜溜南归,如同一只斗败的公狗,在涂州城里添伤。

  畑俊六一声令下,在苏州、昆山、太仓地区驻防的第9师团被连夜调出,当天晚上就到达了涂州。

  “不能离开铁路,不能分兵冒进,不能轻视敌军。”向吉住良辅说了三个不能之后,荻洲立兵再也说不出话来。他兵分三路是一大错,让刘士毅因势利导,利用地形,借助地利,成功把自己拖了半个月,让淮河以北的中国军队有了准备。渡河冒进是第二大错,渡河采用的是中国民船,这些民船,把自己的战士运了过去之后,就连夜跑路,把大量的辎重留在南岸,仅靠几条小船,如果能够支撑滩头阵地的消耗,因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