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战余(五十八)_天纵莫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战余(五十八)

  听完龚庆元转诉的莫敌意见,李本一沉吟了片刻,才郑重其事的对龚庆元说,作战从来无万全,都有一定的赌博意识,在大势占优的情况下就应该果断出击,些小细节,则可以忽略不计。如果瞻前顾后,首鼠两端,将会坐失良机。莫敌的考虑有完善的一面,也有太过于求全的一面,设想,如果我们是一个团,对手也是一个团,全方位多考虑一些是应该的,但是我们是两个团甚至超过两个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考虑问题就应该简单一些,因为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招数都是虚的。一军之帅,一师之将,一团之校,一连之尉,思维方式截然不同。为帅者,可以策划一场战争,为将者,可以指挥一场战役,为校者,可以承担一场战斗,为尉者,冲锋在前,至于思想,应该不予考虑。这一点,日军做得很好,军就是军,师就是师,以华中战场为例,第十一军,全面主导华中战场,而师团级,就只能承担战役责任,至于下面的旅团和联队,完全就沦为战争机器。有人说这是屁股决定脑袋,也有人说是不在其位而不某其政,其实简单一句话就是思维局限。这种思维方式也充分说明莫敌的思维层次仍然停留在指挥一个团的地步,眼光有限,境界有限,还需要在团一级再锤打一段时间。李本一告诉龚庆元,电令412团派出一个营前往三河,监视肥西的日军是否出动,同时还致电176团528团副团长莫仲庆,协助对庐江南线的防御。同时命令138师野补团,在刘青龙413团离开万佛湖后,接手驻地防务,成为后续部队。如此布局,在李本一看来,已经是五个手指捡田螺,十拿九稳。

  李本一对莫敌的评价,龚庆元并不十分认可,反而认为莫敌的思维更高一层,他立足于战略,但是在战术方面也不轻视,最重要的是,莫敌的作战把握性远远的高于李本一。龚庆元还不至于无聊得把李本一的意见直接反馈给莫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落着点也就不同,求同存异,未尝不可。在龚庆元看来,李本一的说法有道理,却并不能对此次作战具备指导性,从理论上看,138师战胜王占林团无庸置疑,但是,作战如何进行,如何开展,从什么地方着手,以何种方式撕开,李本一并没有具体的说明。龚庆元也知道,这些具体工作应该由他这个参谋长来完成,问题是如今情况,知已而不知彼,作战将如何展开?难道又要祭出国军作战的老招,先敲山震虎然后再见子打子。

  莫敌属于最反对国军传统作战方式的人,所谓的敲山震虎,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对某一个目标进行攻击,然后看对手的反应,针对对手的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