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换防(四十六)_天纵莫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换防(四十六)

  接下来的一个月,桐城的莫敌开始了他又一次的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李本一的138师受命进攻望江华阳,谭何易的176师受命进攻枞阳,骚扰安庆。张光玮的八十四军任务艰巨,受命进攻平汉线,试图在日军全力进攻长沙时,趁后防空虚捞到一些便宜。只有莫敌稳坐桐城,笑看日出日落,闲观云卷云舒。在莫敌看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确不失为一员战将,在日军十一军大兵压境之时,从容谈定,充分发挥出老虎仔的本能。一个月内,天生一副笑脸的薛岳可谓绝招不断,笑容不绝,比广东的余汉谋更坐定了笑面虎的绰号。他以实际行动给日11军司令阿维南几上了一节生动的军事攻防课,告诉不过一世的日本人,仅有冲动是不够的,打仗需要力量,更需要智慧。日军南进的总兵力为12万人,九战区的总兵力27万人,加上三、五、六战区的援助,可用之兵,超过30万人。以三打一,又有陈诚定计在前,白崇禧决策在后,这场仗,薛岳会打。

  新墙河,汩罗江、捞刀河、浏阳河四条河很均匀的分布在三湘大地上,间隔距离大致相等,流速流向也大致相当。薛岳把他的部分部队分布在四条河的南岸,依靠地利阻击日军的进攻,更多的兵力则放在四条河的上下游。一旦白军突破一条河流,就把防线移到下一条河,而从上下游侧击的部队,对河流以北的后勤补给线进行侵扰反击。日军每突破一条河,后勤压力就增加一倍,如果说突破了新墙河日军的后勤压力增加了一倍,那么突破了汩罗江,后勤压力的增加就不止两倍。因此,当进行到捞刀河攻防战时,因为严峻的后勤压力,日军的单兵优势基本上已经消耗完毕。因此,捞刀河大战才打了个势均力敌。

  新墙河,按计划打了五天,中国军队虽然损失不小,却园满完成既定任务。把日军放过新墙河之后,欧震第四军转身成为后方部队,开始全方位的骚扰作战,梁采林得莫敌之助,骚扰战打得顺风顺水,可谓神出鬼没。

  汩罗江,按计划又打了五天,面对日军的炮火,南岸防守的李玉堂第十军打得沉着有序,完成任务,退出正面,把日军放进来后,交给川军郭昌明的五十六军。

  日军第4、第3、第6、第40师团、早渊支队与荒木支队突破汨罗江后,继续南进。于9月25日前后陆续进抵捞刀河北岸,迫近长沙。

  捞刀河,已经准备好一个钳形口袋,等待着日军的到来,左翼夏楚中第79军守备捞刀河以南,保卫长沙外围。右翼暂编第8师,限于26日到达榔梨市待命。正面是主力王耀武第74军在夏家塘、春华山、赤石河、石灰咀之线占领阵地,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