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二章 兹氏情况_三国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颇有看法。”

  “文远对此是什么想法?”

  张辽眉头一挑:“如果前方没有兹氏顶着。”

  “大营安营在背靠汾水的地方,确实不妥。”

  “不过,前面有兹氏顶着,难不成匈奴人还敢绕过兹氏,直接进攻大营吗?”

  “如果那样的话,我刚好可以率兵出来,进攻匈奴的背后。”

  “而匈奴人会担心我们这样前后夹击他们,他们自然也不会进攻大营。”

  “另外,万一兹氏顶不住匈奴人的进攻。”

  “我们也可以从东门撤至大营这里。”

  “至于过河的退路,我早就派人准备好了。”

  “如果匈奴人攻入了大营,我们放一把火,说不定还能烧死不少匈奴人!”

  从张辽的说法中。

  赵风也听出了很多弦外之音。

  那就是张辽对守住兹氏,也不报什么希望。

  大营安置在这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接应从兹氏撤出的大军。

  而大营附近,也暗中准备好了退出。

  只要一有情况,这边可用立马撤到汾水对岸去。

  赵风沉吟了一下:“兹氏的百姓,如何处理的?”

  张辽笑道:“得知匈奴人异动的消息。”

  “就已经把兹氏附近的百姓,都遣散了。”

  “而且,当初迁移百姓去上党郡时,兹氏就已经迁走了很多。”

  “所以兹氏附近,已经没多少百姓了。”

  “至于兹氏城中的百姓,也都安置到大陵一带去了。”

  “所以兹氏城中,目前没有太多的百姓。”

  “留下来的,都是一些不愿意离开故土的老人家。”

  赵风对于这些不愿离开的老人家,也是颇为为难。

  不过路都是自己选的,他们不愿意走,赵风现在也不可能去强制送走。

  兵力上本来就吃紧,现在也不会分兵去干这些事了。

  如果兹氏城破,只要能相对减少损失,也算对的起并州百姓了。

  因为只要是战争,就不可能不死人。

  想要不死人,就只能杜绝战争。

  但这个问题,比较敏感,赵风便不太想去过问。

  换了个话题:“如今兹氏的防御工事,做的如何了?”

  张辽笑道:“在遣散兹氏周边百姓的同时。”

  “就把百姓都召集了起来,在一些关键要道处,用土堆把路给堵了起来。”

  “另外还在兹氏附近,挖掘了大量的陷马坑和马蹄坑。”

  “如果主公不率兵前来增援的话,我只有把握在兹氏坚守一个月。”

  以一万守军,应对八万骑兵。

  能守一个月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从张辽遣散兹氏附近的百姓来看,张辽本身对于守住兹氏,也不看好。

  当然,这也是赵风一早就安排的战略方针。

  这个方针就是借用***的方针,‘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所以张辽才会这么干。

  如果不是赵风早就颁布了这些政令,按照大汉律法,守将是必须要坚守驻地的。

  如果城破,就算守将逃回来了,也会受到责罚。

  至于迁移附近的百姓,那更是不可能的事了。

  除非发动坚壁清野的策略。

  而这种在策略,只是把周边的百姓赶走,至于安置问题,则要看主事人的心情了。

  当然,也可以把张辽的这个举动,看成是坚壁清野。

  而赵风也善待了周边的百姓。

  简单来说,就是杜绝了匈奴在拿不下兹氏的时候,会对兹氏周边的百姓,进行劫掠。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