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章 直横之争_乒乓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指导,您觉得今天谁能赢?”

  罗志红趁机溜到何敬平身边,低声搭讪。

  他与何敬平在基地共处几年,哪怕一直小心伺候着,双方却始终却没什么交往,原因是何敬平拒绝交流。

  也是因为不怎么熟,所以不能叫何指,得叫何指导,多一个字,便多一分疏离与尊重。

  老罗同志今天的算盘打得很好:何敬平不来则罢,既然来看球,那再不说点什么就没道理了。

  何敬平果然不拒绝,反倒颇有些兴致勃勃的意思,道:“今天这场球,不看输赢,只看大势……小罗,你难道没意识到,这是当今直板与横板之争的一个缩影吗?”

  罗志红愣了一愣,蓦然反应过来,脱口道:“对啊!”

  事实上,从十年前开始,乒坛就已经有了横板与直板的观念之争。

  华国乒乓最初是以直板快攻起家的,一代代乒乓人用华国传统的直板快攻在国际上拿下了一块块金牌,为华国人增长了无数国民自信,但不知从何时起,练直板的就越来越少了,大量的横板开始出现在业余球场和职业赛场。

  横板玩法来自欧洲,相比直板而言,在左右手方面更加均衡,也更容易发力,除此之外,练起来也比直板快得多。

  江湖传言,直板一年不出门,横板半年打死人。

  当然还有个更惨的类型,叫削球三年才入门……

  总之,随着国际乒联把乒乓球的标准尺寸越改越大,乒乓球的球速也随之降低,也就更讲究发力,更讲究旋转,于是弧圈球开始大行其道,而横板,与两面弧圈球正好完美适配。

  与此同时,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成熟,大量的进攻手段被研究出来,直板在反手球问题上的窘迫也越发凸显。

  传统的直板反手推挡已经渐渐不能解决问题了。

  新创造出来的直板横打则存在着练习过于困难、成材率太低的问题。

  最最重要的是,最近十年来的各大赛事世界冠军,几乎清一色变成了横板。

  欧洲已经彻底没了直板。

  樱花国和泡菜国这两个亚洲国家还维持着极其单薄的直板血脉。

  而华国的政策就更极端了,直接要求国家队里必须有一名直板选手,且必须是单打选手,不能是专攻双打的。

  凭着华国在乒坛足够深厚的内力,从万千苗子里选拔,每一届总能选出一个天赋异禀的直板选手来,苦苦的支撑着世界乒坛的直板一脉。

  而这一届华国国家队的直板代表,正是在昨天晚上输给汉斯.拜耳的白峰。

  “王超已经是我这些年里见过最有灵气的直板了,他把直板选手正手台内球的细腻发挥得淋漓尽致,就连一手直板横打也颇有几分白峰的风采,唯一的遗憾是力量不足,直板选手赖以成名的正手爆冲,他玩不出来。”

  何敬平语气里带着几分感叹:“若是七年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