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7章 内地_回档2000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远洋两家集团公司公布了货物出口价格总表,对应西方25港口国,拿米国做类比,以前150刀每吨的价格下调到了100刀,而且运输不限吨位,可以一吨运,也可以100吨运。

  如果可以小吨位运输,傻子才几十吨几十万吨的运呢,做出口,谁还不担心个囤货和滞销的问题,飞渔的绝味运过去怕的就是大吨位囤货和多量滞销问题,运的少了人家不接,运的多了卖不掉滞销,总之很头疼。

  所以飞渔的绝味酱只在东边发酵的比较快,至于西方,只能找一两个销量不错的国家进行出口,别的销量差的就不考虑了。

  但现在不同了,海运和远洋两家集团公司可以少吨位运输,那他们的绝味酱可以出口的地方就多了。

  现在船到了巴拉马可以做中转,就大大的解决了运输的难题,比如科尔马那里人口和巴拉马一样总共才几百万,每个月的销量就只有一两吨,那都可以一两吨的运,不至于因为运输的问题不过去。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志良都感到不可思议,翻了翻眼睛问道:“真的假的?不限吨位?到米国只要100刀一吨?”

  “当然是真的了。”外贸部的刘敬东急忙说道:“李总,这是我们飞渔扑向全世界的切机啊,我们可以量产了。”

  “好消息!”李志良突然握着拳头说道:“通知一下股东层,我要开个会。”

  “是,李总!”

  类似于李志良这边的情况在多个国家,多个企业开始泛滥,纷纷都派人前往全世界能扎点的地方成立分公司。

  而一波世界商品泛滥大潮也即将到来。

  当然,很多事都是有好有坏,好处就是人们的选择多了,坏处就是竞争越来越恶劣,很多人会笑,同时很多人也会哭。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也正是这个时候,世界品牌大泛滥时期到来,各种国际大牌也进一步得到了升华,而人们对国际品牌也更加的认可,被人称之为“进口好”的概念。

  不仅华夏老百姓,全世界的人基本都是这个概念,只要你是个进口的,他妈的就是好,不过你要知道,一个品牌的树立,在人们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得干死全世界多少同行,不好就奇怪了,当然了,贵也是特点。

  随着新年新气象,航运带来的格局变化,巴拉马运河逐渐开始火热了起来。

  不过火热的不是沙兰和米邦,而是港口国自己国家的运输浪潮,眼看着各个港口国家的逐渐漂洋过海,沙兰和米邦的傻愣眼,因为根本没人找他们运货。

  沙兰和米邦的测算成本不是瞎算的,而是要根据投资回报率来算的,几百亿刀的资金砸下去,当然得换算出一个合理的回报价。他们也降价了,最起码比以前的价格下跌了,因为货运量上来了,货船可以得到最合理的运用,所以均价算到了130美元一吨,相比以前下降了20美元。

  下降20美元可不仅仅只是20,要知道他们也提供分运服务的,降价只是可以让货轮更合理的利用,毕竟很多以前的小吨位货可以拉,利用率就高了。

  可是下降20就够了?当然不够。

  你的投资300亿,别人又不是,在美伦这边相当于这300亿的投资被51个港口国给平摊了,而且51个港口国本身就有自己的码头和仓储,船也有,只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而已,他们的投资只需要在别的国家建立分公司接货就可以了,投资规模远远不能与他们相比。他们奔赴巴拉马和美伦碰头开会的时候把价格定在了100刀左右,根据不同港口的位置,价格微量调整。

  比你整整少了30刀一吨。

  30刀是什么概念,人家运一趟10万吨的货,可以节省300万刀。

  如果是正常的自己一条龙,又是做运输,又是全世界做仓储,你收这个价当然没问题,也是该有的投资回报率,130刀一吨,一条船利用率高一些,一个月跑个三四趟,除掉税收什么的,两三年来船的钱回来了,再跑几年投资仓储的钱也回来了。

  当然了,一切都只是想的美而已,想象总是很美好,现实一般都很骨干。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