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章 第 225 章_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阳转交给他的一封信。

  写信的人是他杨师叔。

  杨一清在信里说,看了《河西走廊》很是感慨,有些事想和他探讨探讨。

  他往下一看,才知道杨一清这个在陕西搞文化建设的对《河西走廊》里介绍的敦煌壁画史很感兴趣,准备组织人手过去临摹、拓印一些壁画来搞搞研究。

  之所以写这封信过来,就是想让文哥儿和李东阳在京师活动活动,搞点画坛人才过来。

  文哥儿能认识什么画坛人才,还不是得看看吴宽愿不愿意参与!

  他杨师叔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他四先生也!

  敦煌壁画的事文哥儿也是了解过的,早些年文物和古建筑保护不受重视,文物大量流出海外,古建筑要么被拆毁要么被破坏。像敦煌的壁画就曾被人层层剥离,想要窥探底下覆盖着的更古老的画作。

  需要注意的是,敦煌位于嘉峪关外,并不算完全在大明的控制之中,那一带只意思意思地设置了关外七卫作为羁縻卫所。

  所谓的羁縻卫所,就是意思意思地将归附大明的各族头头脑脑封个都督、都指挥、千户之类的官职,让他们负责地方上的管理。

  至于他们听不听话,还是得看朝廷怎么去运作。

  到了后来的嘉靖年间甚至直接锁闭嘉峪关,彻底把包括敦煌在内的七处羁縻卫所全部弃之关外。

  河西走廊被砍了一截,只守住了嘉峪关这个最后底线!

  关外七卫很容易出现反叛,对于普通人来说涉足其中是很危险的。

  想要到这种地方去,需要一定的勇气!

  不是谁都像他哥一样,喜欢仗剑走边关的!

  所以杨一清写信来京,一方面是想让他和李东阳动员点画坛人才跟他去敦煌看看,一方面是想让李东阳在朝中活动一二,让朝廷可以批准这次敦煌之行,让他带队去关外看看。

  文哥儿看这封信,看得那叫一个心荡神驰,只恨自己才六岁,只恨自己不在陕西,要不然他就能跟着杨一清去敦煌了。

  他这个师叔,可真是太对他胃口了!

  文哥儿在那读得万般激动,他哥王守仁也注意到了,好奇地走过去问:“谁给你写的信?信里都写了啥?看把你激动得,脸都红通通的!”

  文哥儿道:“我杨师叔来的信!”

  他大方地把信递给王守仁看,顺便跟王守仁畅想自己一夜长大、秒变十几二十岁,跟着杨一清西出嘉峪关,直奔敦煌看壁画去!

  不过不要紧,他杨师叔先带人去探探路,以后他可以直接跟他杨师叔出关攻略!

  王守仁看完信,若有所思地听着文哥儿在那畅想未来。

  文哥儿没注意到他哥的神色,屁颠屁颠去找吴宽商量此事,看看他能不能找到点有毅力的、愿意跟着杨一清出关去看看的吴门人才。

  吴宽沉吟起来。

  他是官场中人,在画坛之中算不得多有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