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9章 第 349 章_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读学士。”

  “所以我只需要老老实实待在翰林院修修书就可以了——您是这样的意思吗?”

  “唐代的张九龄曾上书要求任用官员时‘不历州县,不拟台省’,没有地方经验就不能进三省以及御史台这些中枢衙门!难道现在只要多读些书便会治国了吗?只要多看几本书多修几本书,便能轻松做出那些可能会影响无数百姓的决定了对吗?”

  丘濬绷着脸继续骂道:“谁不是这样过来的?我不是这样过来的,还是你大先生、你三先生不是这样过来的?你是觉得我们这样入阁是不对的?”

  “难道让你管一个庄子,你便要去学种地吗?”

  丘濬一开启辩论模式,马上开始给文哥儿旁征博引。

  为什么孔子说向他请教稼穑的樊迟是“小人”?

  为什么子夏说“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为什么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你读那么多书学那么多学问,不用来发挥更大的用处,难道是为了用来种地?!

  就算你尽心尽力侍弄庄稼,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得汗流浃背,到了秋天顶多也只能收获那么几石的粮食,除了养活自己一家几口意外又能做什么?

  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必要的,你要为朝廷做决策不一定要会审问走丢的到底是谁家的牛!

  六部官员不是大多都是从地方上选拔上来的吗?御史不也是大都从地方上选上来的吗?

  只要你知道怎么选人、知道怎么把他们放到适合的位置上,不就要多少地方经验有多少经验了吗?

  难道你想练书法还得先学会制笔制墨造纸不成?你只要会挑会用就好!

  文哥儿听了丘濬这么一番话,一直很安静地没说话。

  丘濬见文哥儿没声了,抬眼看着他说道:“怎么?没话可说了?你不是一贯很伶牙俐齿吗?”

  文哥儿理了理思绪,才说道:“一开始内阁也并不是光从翰林院里选,是天顺之后才逐渐有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

  文哥儿也是在上次被杨廷和捅破御史梦想的时候才认真去了解了许多大明官场潜规则。

  以前内阁并不都是单从翰林院选人,如今却是逐步形成定制,没入过翰林的一概被排除在外,连被举荐提名的资格都没有。

  这短短三十多年来的变化还不止这一点。

  连御史的选拔也逐渐开了口子。

  在此之前大部分御史都是从地方上选上来的,至少要有过两任州县经验且政绩十分出众,才有资格调任为御史

  天顺年间却是曾经直接任用毫无经验的新科进士为御史,以至于御史的选拔制度逐渐松动。

  放松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明明御史和知县都是七品官,为什么还要先干两任苦哈哈的基层工作才去当御史?我有门路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