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3章 第 373 章_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个相当内敛的青年,只有在地里观察植物长势时才会露出神采奕奕的样子。

  文哥儿依稀记得自己以前被人带去农研所玩,见过很多他们这样的人。他们之中很多人的姓名甚至没任何人知晓,却还是年复一年地扎根在研究所和实验田里。

  这边的环境苦不苦

  ?当然是苦的。

  只是当人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时,很多苦便是能忽略、能克服的了。

  京师的皇庄环境好,日子也十分清闲,可有时候总感觉是在虚度光阴。不像在这边一样,每天总有许多新发现,每天总有许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是以元思永挺想跟赵渊他们留在这边搞个大本营。

  要是元思永他们自己没这样的打算,文哥儿是不会祸害他们的。

  既然现在他们自己想留下,文哥儿便拉着他们讨论接下来的河西走廊发展计划:首先,争取明年开始普及土豆种植,尽量让每户人家都能囤足土豆过个好冬,不让老百姓饿着过冬;其次,想办法考察一下荒漠边缘地带的情况,寻找能够扎根戈壁滩的树种草种。

  防止荒漠化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少砍多种!!

  可惜对于百姓来说,平时烧饭需要柴火,冬天取暖需要柴火,建屋造房也需要木材,什么防风固沙都是虚头巴脑的玩意。难道能比吃饱穿暖更重要吗?

  百姓这些消耗只是小头,还有更重要的是达官贵人们的需求。

  百姓要是建夯土房,所需要的兴许只是几根小小的房梁。达官贵人不一样,他们要造大宅子、配大院子,什么都得往气派里造,不砍几棵几十上百年的老树估计都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要是朝廷要搞大工程把任务摊派过来,那需求量就更可怕了。

  像当初隋唐时期经常搞大工程,不是建宫殿就是造大船,竟是把偌大的秦岭都给薅秃了。据说到了唐代开元年间已经“近山无巨木,远求之岚、胜间”,也就是要沿着黄河跑去山西、内蒙一带砍树!

  可见是倾秦岭之力才打造出盛唐时期那般繁荣昌盛的长安城。

  好在明朝煤矿利用效率已经挺高,而那荒漠边缘的树大多不怎么健壮,估摸着也不是适合拿来建房子,多监督监督应该能把原有的树和草给留下。

  同时还得挑选一些适合的树种和草种。

  这事儿不急,毕竟植树造林这种事少说也得几十上百年才能勉强有点儿成效(而且这点成效可能哪天别人一声令下就毁了)。

  反正有缘分就选育一下,实在没缘分也不强求。

  作为一个蹭过好多回王派关学(科学)讲座的编外成员,元思永还是能理解文哥儿在操心什么的。他认真点头记下了文哥儿

  的话,表示自己平时会多多留意。

  文哥儿看着元思永看起来越发坚毅的脸庞,忍不住拉着他由衷感慨起来:“我怎么这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