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4 三大巨头的股份对冲方案_我能看到物品价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方面的,更加具有可朔性。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根据需求,让它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所以这是一个发现潜力,半点不弱于水果的系统。

  甚至可以预料,在未来的某一天,安卓的用户一定会超过水果。

  两人仅仅花费一点代价,就拿到两成股份,简直赚大了。

  而傅松这边。

  这个股份分配方案,看似他吃了一点小亏。

  但那只是表面。

  因为论发展潜力,小麦和vio都比华光电子厂更有前景。

  华光电子厂毕竟只是一家代工厂,它做的再好,都在为别人做嫁衣裳。

  但小麦和vio就不一样了。

  这两家公司是直接和用户对接的,很容易就能在用户心中建立独有的品牌价值,和销售渠道。

  拿小麦来说。

  等它通过手机站稳脚跟,还可以出售电视、显示器、鼠标、键盘、电饭锅、剃须刀、牙膏等各种产品。

  只要给这些东西打上和手机类似的性价比标签,完全不愁销路。

  如果小麦的市值为100亿,等它出售电视,瞬间就能涨到150亿。

  再把显示器加上,将直接变成200亿。

  一旦小麦的产品足够丰富,包含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将瞬间成为不弱于狗东、拼夕夕这样的超级巨无霸。

  这样一算,傅松哪里是吃亏?他赚大了。

  vio也差不多。

  现在因为vio的线下专卖店并不多,才显得势单力薄。

  等过上三五年vio开遍全国,拥有十万以上个店铺后,那规模……

  简直没有最恐怖,只有更恐怖。

  当然,广阔前景只是傅松和两人进行股份交换的理由之一。

  最重要的,还是他要把两人牢牢绑到自己的战车上。

  现在双方只是单纯的合作关系。

  合作可以进行,但合作也可能随时终止,它并不牢靠。

  但相互入股就不一样了。

  三人同进同退,彼此互为战友,才能齐心协力对抗可能的潜在竞争者。

  华国电子代工厂的市场规模太庞大了。

  自己能建电子厂,别人同样可以建。

  他必须把这种可能存在的情况,彻底扼杀在摇篮中。

  三人拟定好合作合同,都十分高兴。

  当他们再次彼此对视,心境已完全变得不一样。

  特别是唐兵和章玖悦,之前他们来华光电子厂,总有种到此做客的感觉。

  现在再看墙上的一砖一瓦,分明就是自己家。

  又商定好之后的合作计划,傅松送两人离开。

  等他再次回来,忽然被一个中年男子拦住去路:“傅总,还记得我吗?”

  傅松一愣,他看中年男子的脸有点眼熟。

  “不好意思啊,你是?”

  见傅松竟然对自己没印象,中年男子瞬间便着急起来:“你忘了,我,牛大祥,你的第一个客户。”

  傅松一拍额头:“哎呀,那个蛤蟆金刚是吧?”

  牛大祥立刻高兴起来:“傅总果然记得我。”

  傅松道:“我怎么可能忘记!”

  如果说到牛大祥,他的记忆的确有点模糊,但说到蛤蟆金刚印象却极其深刻。

  蛤蟆金刚是牛大祥麾下的手机品牌。

  华光电子厂的对接客户除了唐兵和章玖悦,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老板将近百人。

  这些人中,最亮眼的就是蛤蟆金刚。

  因为按照时间计算,蛤蟆金刚是第一个在华光电子厂下单的,比唐兵更早。

  只不过当时牛大祥的接待人,是傅松聘请的产品经理。

  当然,最让傅松难忘的,不是牛大祥对自己的支持和信任,而是对方做的手机推广广告。

  那真是两个字——牛逼!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