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歌舞音乐的创始者——黎锦晖_苦难岁月4-5作者爱毛一族 [一路上有你!苦难岁月里我们风雨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摘要】在现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儿童歌舞表演作为儿童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也被应用到音乐教学中,本文从儿童歌舞音乐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儿童歌舞音乐的创始人—黎锦晖的创作过程,使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进一步了解这种音乐形式,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运用,以丰富我们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国语

  一、儿童歌舞音乐产生的背景

  上个世纪初,中国的儿童音乐教育还是非常落后的,音乐课上的儿童歌曲,大多用外国现成的曲调,填上中文歌词。到20世纪初,随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有关“白话文”、“新诗”、“推广国语”等改革影响的逐步深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除了一般的歌咏以外,还出现了有关儿童歌舞表演以及儿童歌舞剧的演出热潮,其中习演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的活动给当时的学校音乐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今天人们熟悉的儿童歌舞音乐,就是黎锦晖首创的。

  他本来的目的是通过歌舞音乐推广国语,但是由此他还开创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

  二、黎锦晖生平

  黎锦晖(1891—1967),字均荃,笔名金玉谷等,湖南湘潭人。早年在家乡私塾就学,15岁时转入当地的湘潭高等小学堂,翌年进入湘潭初级中学。民国初年,毕业于长沙高等师范后,即在湖南“单级师范传习所”任乐歌课教师。1913—1919年间,他先后在北京、长沙任机关职员、报刊编辑、学校教师等多种职务。在他的长兄、我国第一代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的影响下,他也热情地投入以“白话文”以及“国语”(即现在的“普通话”)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由此促使他对“平民文化”运动赋予极大兴趣,曾担任了进步刊物《平民周报》的主编。1921年春,黎锦晖应聘为上海中华书局编写小学国语课本,后又兼任其教育部“国语读音统一会”所办的“国语专修学校”的教务主任、校长等职。这一系列活动,对他后来长期关注儿童文艺的发展,积极采取儿童歌舞音乐形式进行的创作和演出,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1922年,黎锦晖创办了我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儿童文化周刊《小朋友》,并亲任主编。同年,他又创办了以演出儿童歌舞音乐为主的表演团体“明月音乐会”和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修学校”,并为此创编了大量儿童歌舞音乐,对我国当时的普通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爆发,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日趋高涨,黎氏歌舞开始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