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0章 会面总督麦理浩_重生之实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人,不到不得已,陈志文是不会去美国建厂的。

  麦理浩思考片刻后说道:“那按照陈生的意思,香港的工业是没有什么优势了?”

  “从现在往前推20年,香港的工业很有优势,但从现在开始,虽然不至于出口会下降,但发展趋势方面,会越来越差。”陈志文说道。

  “为什么?”麦理浩问道:“只是因为地价吗?”

  陈志文说:“地价的确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也不是唯一,之前的二十年,香港能够发展的好,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就是深水港,天然适合码头装运,不过现在全球已经改成了集装箱模式,海运的出货量虽然大幅度增加了,但对港口的要求反而没那么高了,这一点,总督先生应该比我更懂。

  第二点,就是因为20多年前内地的原因,大量人才、企业家流入香港,这些都是内地的精英人才,这么多人聚在一个城市里,这个城市想不发达都难,但现在已经几十年过去了,新一代的人也都是本土成长长大,即使靠着父辈的财富与知识,也只会比正常人稍强一点。再看看我们附近,湾湾、韩国它们的土地要大的多,人口也多,相对的人才也自然更多,这些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效果,但只要重视教育,一代人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此消彼长之下,香港工业竞争不过它们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三点就是地价了,地价太贵,是工业天然的敌人,建厂的时候需要花一大笔钱,虽说土地有价,但海外各国招商引资,基本上都是有着各种优惠政策,特别是一些无污染高收益的企业,地皮免费是正常操作。”

  还有一点自然是内地的改开了,优惠的政策以及廉价到发紫的人工成本迅速吸光了香港的工业,这自然不能说,但就算没有这回事,香港的工业也撑不了多久,那种高房价,只能维持高技术产业,但香港这点人口,又没有高技术产业的根基,即使是陈志文,也很难在未来给香港留下什么合适的产业。

  香港的未来,似乎真的只有房地产了。

  “海外国家的土地面积大,香港没有这方面的优势。”麦理浩说道。

  “新加坡面积也不大,我们与他们也有过交流,他们虽然也不会免费,但要的土地价格只有香港这边的五分之一,而且还有不少税收优惠政策。”陈志文接着说道。

  麦理浩摇头说道:“新加坡的面积的确跟香港差不多,但他们的土地以平原为主,香港这边是反过来的,这一点,你也很清楚。”

  陈志文点点头说道:“的确,可是企业的投资是不会因为香港的山多,就能接受香港的高地价的。”

  麦理浩问:“按照陈生的说法,未来香港的工业岂不是死路一条?”

  陈志文回答:“也不能这么说,一线机会还是有的。

  曾经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