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5章 夺取九龙仓_重生之实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前的主要业务就是地产与港口,港口这一块的普通工人与中层并没有大量离职,对普通人来说,老板换了也就换了,不影响自己的工资就行。

  而地产这一块,基本上唯一在建的业务就是海港城,其他地方,九龙仓其实也持有很多地皮,但一直因为海港城的亏损而没有开发,都放在原地了,这对于习惯开发地皮的地产公司来说,简直就是浪费。

  香港这类英资公司其实也有很多,但不少都将土地拿出来与华资一起开发,双方一起获益,之前其实也有华资地产公司找上了九龙仓,不过都被拒绝,堂堂怡和,怎么可能与一些小地产公司一起开发再对半分?无论是置地还是九龙仓,最终的目标就是开发价值最高的物业,然后自己持有收租。

  完全追求自己吃独食的心态,也是导致九龙仓被收购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一世,因为只要以正常的心态来开发自己的地皮,那么九龙仓绝对不会缺资金,也不会因为融资而失去控股权了。

  而对于陈志文来说,接手这种置业型公司,就简单多了,根本不需要像当初和记那样,必须要稳住整个管理团队。

  星河大厦:

  “陈生,这是九龙仓目前的资产状况,请查收。”来人正是新任九龙仓的总经理,名叫赵立林,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从美国回港后,曾经在怡和集团工作过数年,后跳槽至和记,直到陈志文收购后便成为了重点培养的对象,在这几年中,赵立林表现的很不错,独自完成了数个大型项目。

  在九龙仓到手之后,陈志文便安排他成为九龙仓的总经理。

  “我看看,你再简单讲讲吧。”陈志文接过文件,说道。

  繁琐的文件,看起来一般需要很长时间,但如果有人将重点讲述一遍,自己看起来就快多了。

  赵立林说道:“好的,陈生,九龙仓目前旗下有三个主要业务,第一就是港口码头业务,目前葵涌码头的1号泊位码头属于九龙仓直接所有,每年的吞吐集装箱数量差不多为40万箱。

  第二个业务,是天星小轮,目前垄断了维多利亚海港两边的船运业务,效益不算很高,但比较稳定。

  第三就是地产及货仓业务了,曾经的九龙仓在维多利亚海港两边有很多码头及货仓,后来葵涌码头开业后,这些港口及货仓就成了地产业务的储备,一共差不多有700万尺,最大的一块地,就是现在的海港城下面的地皮,这些地皮最大的好处,就是都是1000年的使用权。。”

  “比较简单,也比较好处理了。”陈志文又看了看资料上的描述,点点头说道。

  港口业务自然不用说,和和黄现有的其实差不多,只不过规模小一点,天星小轮就是渡轮,曾经在香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请收藏:https://m.biqu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